苍峋峰高耸入云,三面峭壁如削,怪石嶙峋间透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仿佛是大自然特意设立的屏障,守护着那隐匿于峰顶的行宫。
这行宫,非比寻常,仅以一径千级台阶与外界相连,其孤高清绝,无不透露出皇家的神秘与威严。
清晨,山巅便被厚重的雾气紧紧包裹,行宫与苍峋峰仿佛融为一体,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只留下无尽的遐想与猜测。
而到了冬日,白雪覆盖了整个世界,望不到行宫的所在,更显得超凡脱俗,银装素裹之下,一切喧嚣都被隔绝,只留下静谧与庄严。
夏日里,当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神秘之地。
远看,行宫周围云雾缭绕,像笼罩在一层轻纱下若隐若现,烟霞随风起舞,变幻莫测,仿佛仙境重现;近看,芳草青碧,翠林似海,苍黛凝重。
这一切都让人对行宫心生向往,却又遥不可及。
苍峋峰的另一面,壁立千仞,直插云霄,其下壑谷幽深,一条急流水流湍急,穿谷而过,成为这静谧山峦中最为生动的乐符。
夏日,水流湍急,击打在旁边的石壁上,回响在山谷里,发出“隆隆”的响声,每一声回响,就像佛堂的钟声,涤荡着每一个听者的心灵。
而冬日,流水依旧潺潺,虽不及夏日那般汹涌,却以另一种姿态展现其生命力,水流轻抚冰层,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如同天籁之音,引人驻足,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竹钰一行人在银装素裹的山脚下,看着一级级的台阶上铺满厚厚的积雪,看上去就像奶油蛋糕一样平整丝滑,一直延伸到云雾里,没有人迹入侵的痕迹,看来桓王还未到。
她吩咐大队人马就地下寨,让他们分散在山脚下不同的方位守卫,一切布置妥当,竹钰又挑选了五十名精干的将士准备上山。
挑选的将士舍弃了马背上的安逸,用马驮着物资,踏上了通往峰顶的石阶。
台阶有些溜滑,马儿走不太稳,时不时的就要摔倒,走几步一个踉跄,这台阶走得着实让人揪心!
“姐姐,我看这桓王就是一个纨绔王爷,这种路我们还得下来背他,不如我们就在山下暂且停留,等桓王到了一起前往。”
婵娟用了一成轻功,在这样的台阶上身轻如燕,走得并不费力。
“来人可是竹将军?”
众人都吃惊地抬起头。
来人声如洪钟,声音在壑谷里层层回响,众人惊骇,循声望向半山腰上,才见云雾相接处有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俊美少年,他手握一支长笛,站在露台上。
他的衣袂随风飘起,仿若仙山的引路仙童一般。
“竹将军,桓王殿下已经到行宫多时了,殿下见诸位许久未到,担心诸位迷失了方向,特派在下下山迎接!”
“多谢公子!”竹钰抱拳道。
众人回过神,正准备牵着马儿继续迎阶而上。
只见那美少年足尖轻点地面,身形瞬间拔高数丈,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掠过露台,随着一阵细微却清晰的衣袂破风声,美少年已到眼前。
他轻轻抖落衣袂上的片片雪花,身姿轻盈地立在了丈余外的雪地上。
众人惊愕,周围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多了一位手握玉笛的美少年。
少年拱手,“竹将军,在下朝云,是桓王殿下在行宫的导引官,你们牵着马随我来!”
竹钰欠身,她吩咐将士们牵着马,跟在朝云身后。
沿着山麓转过一个弯,来到一面巨石前面,只见前面的石头渐渐地向两边缩进,这竟是一扇石门。
伴随着石门打开发出“隆隆”地响声,与山谷中水流的回声渐渐融为一体。
等所有人都进入大厅里面,后面的石门又在一阵“隆隆”声中关闭。
进入石门是一个宽阔的大厅,大厅上方高处的石台上放着许多烛台,烛台上的烛火随着门开的刹那吹入的寒风吹得倒向一旁。
大厅一侧是一个非常宽阔的马厩,马厩里面有几十匹健硕的马在吃着干草。
另一侧则是将士们的起居室,起居室前面有一条回廊,回廊边上的石壁上有十几个碗口大的小洞口直通外面,可以时刻看到外面的情形。
竹钰不禁感叹道:“此等隐秘设计,既显皇家气派,又不失隐秘安全,实乃行军打仗、避世隐居之绝佳所在。”
言罢,她目光掠过那些烛火摇曳的石壁,心中对桓王殿下的深谋远虑与非凡手笔又多了几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