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上征程,碧云的心中涌动着更多的不舍和忐忑。当她初次离开京都建筑华丽谢府时,满心只有逃离束缚的开心与自由,仿佛一只终于挣脱牢笼的鸟儿,迫不及待地飞向未知的广阔天空。那时的她,对那座禁锢了她高墙深院,没有丝毫留恋。
而后的日子里,当她离开那个曾给予她短暂庇护的莲花村时,心中满是对前路未知的担忧与忐忑,却唯独没有不舍。因为从一开始,她就清楚地知道,莲花村不过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临时驿站,一个让她稍作休整、继续前行的中转站。
然而,当她换个时空回到这个熟悉而又宁静的小村子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油然而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似乎与她有着不解之缘。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根就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上,她的灵魂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安慰与栖息之所。在这个小村庄里,她仿佛找回了失落的自己,那份久违的平静与安宁,让她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
收拾起那些太过细腻的情绪,她开始认真地思考起现实的问题。在她的见识里,战争场面只存在于电视屏幕和视频画面之中,这两辈子都未曾亲眼目睹过那残酷而真实的战争。
从受州到并州,他们发现一路上的检查愈发严格,这无疑增加了行路的难度与风险。他们这次跟随的商队,是与孙家军有着多次合作的老牌商队,据说这个商队的背景相当深厚,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在沿途各地都打地到位。商队的路线从海边的申城出发,一直至遥远的西域。他们将茶叶、珍贵药材等中原物资运到西域,换回各种宝石和西域特有的孜然、胡椒等特产。
“乐爷,这次恐怕是真的过不去了。刚才碰到一个同行,他们是昨天因为被卡滞留下来的商队。您也知道,最近局势紧张,冯大人严令管控,所有药材和粮食一律不管是谁的背景,也不管是否持有路引,都不得北行。”商队领队神色凝重地敲开了乐清的门,将方才在客栈大堂上听到的这些消息,一字不漏、详细而焦急地说给他听。
乐清听了领队的话,心中顿时焦急起来,但他极力保持着镇定,不能让一丝慌乱泄露给领队。这批药是军中急用的,关乎万千将士的生死。临行前,他曾向大少将军立下军令状,誓要将这批救命之药准时送达。然而,世事难料,此刻却遭遇了如此棘手的情况。
一周前,他们经过此地时,管控还没有如此严格,谁料昨日冯而永突然下达了这个禁令,显然是朝廷军队这次失利了,他们的局势不好了。
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他这样安慰自己,他不能让自己陷入忧虑之中,此时绝对不能自乱阵脚,必须尽快想出对策。
他把孙氏在并州的关系网细细地捋了一遍,每一个与孙氏有关联的人名都在他心中反复咀嚼、推敲,试图从中找到能够帮助解决当前困境的线索。然而,他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人都过了一遍又一遍,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碧云看着有些沮丧的乐清,耐心地听着他将冯而永突然颁布的禁令以及商队领队转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详细说完,又把他的猜想说了出来。听完之后,碧云从乐清的言语间察觉出他对此事已束手无策,而事情又十万火急,不容拖延。
如果乐清的猜想正确的话,那么在这场孙家军与朝廷之间的战争中,现在孙家军无疑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
冯而永这是逼急了。
听舅爷说,冯而永这个人为了能让外甥将来顺利继承皇位,也算是真正做到了卧薪尝胆。他行事极为谨慎,能不得罪人的时候尽量不得罪,深谙韬光养晦之道。
现在他拼得得罪令王爷的钱袋子也要把药材和粮食留在并州绝不允许它们被运往北地。
“乐清,你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把药拿给我,”碧云微微皱眉,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想办法找人帮我们把这批药送过关卡。但是,商队的人可能不放心我的关系。如果他们这批药材里有我们要用的药材,可以考虑买下来,我会安排人手一并带过去。”孙家军现在急需这些药材,也只能她亲自动手了。
乐清听到姑娘的话,不敢相信道:“姑娘,人可靠吗?真能帮着送过去。”
“可靠,你可是放心,一定不会少一点药都帮我们送过关卡。”碧云看着兴奋的有些分不清南北的乐清,很确定的回答他。
乐清得到确切的回答,忙告退离开和商队商量下买药材的事,想着他离开前姑娘给他的那些银票,他觉得梦幻了,姑娘随身就带着这多银钱,比大将军和大少将军有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