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上新车子,对于买下来的那个铺子,孟清欢又进行了一些细致的走访调查。
经过深思熟虑,孟清欢觉得还是糕点铺更适合开在那儿。
原因也很简单,那个地方虽然交通比较方便,但附近并没有成规模的菜市场。那边的人都是自己在家种点儿菜,再隔三差五背着篮子坐公交出去好远买食物。
如果要开早餐铺,光进食材就是不小的成本。
而且这附近的居民大都是在家里吃早饭,就算开一个早餐店,也有可能没多少客流量。
糕点铺需要的食材相比于早餐铺会更单一一些,而且糕点不算任何一餐里的东西,只要想吃就能买。
这附近的大部分住户都是普通家庭,这糕点铺也不必像运城那个一样装修的多么精致,干净整洁就好。
糕点的味道只要不差,也不愁没有顾客。
孟清欢走访了几家首都有名的糕点铺,询问了一下他们最热销的糕点种类,买了一些回来尝尝。
最终总结了几个可能会比较受这里人们欢迎的糕点种类。
改良了一下配料和做法后,孟清欢还不忘给韩清明寄过去一份。
那边的糕点铺很久不上新品了,她这个做法写的很详细,郑佳文她们应该能学会。
这边嘛,就再另外招人吧。
她在铺子门上贴了招工的告示,让有意者三天后的下午两点钟到这儿面试。
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到。
不过也不能着急,先一点一点来,招到人,培训糕点师,然后再装修店铺……
等等,练习做糕点,还是需要垒一个烤箱的!
“瑾年,你知道哪儿能找到泥瓦匠吗?我的铺子要装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