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下徐县长倒是有些会错雷东宝的意了:“虽然县里的教学条件比不上东海,可也比镇上,比咱们村里强,咱们小雷家离县里也不算远,你说我要是把村里的孩子们都送到县里去上学,会不会比现在让他们在村里上学好呢?”
在小雷家,除了雷东宝的话之外,雷四宝是谁也治不了他,史宏伟如此,雷士根同样也是如此。
徐县长笑着道:“我虽然离开晋陵了,可不代表我对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这些年来,宋运萍的那个‘锦绣服饰’,还有王重的那个‘天运制药’,还有你们小雷家,我可一直都在关注,你们做的都很不错。”
雷东宝是个行动派,而且这事儿他越想越靠谱,现在连徐县长都表示支持,他心中忍不住有些迫切起来。
“从我们小雷家到县里,开车的话,顶天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我找辆车,每天早上把孩子们送去县里上学,晚上放学之后,再把他们给接回来,这样一来,他们的父母不用去县城照顾孩子,孩子们也能接受比村里更好的教育。”
可小雷家要是经营起来,那乡亲们的收入就会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不仅仅能够满足温饱,让小雷家的所有乡亲们的生活水平达到全面小康的程度,还有可能让小雷家的乡亲们过上真正富裕的日子。
徐县长道:“要么不做,既然决定了要做,那就要做好,这样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你们小雷家,都是好事儿。”
“教育是兴国之本!”徐县长十分感慨的道:“王重他们两口子考虑的长远!你们小雷家也不能落下,别光顾着赚钱,培养下一代,也是重中之重。”
“这法子倒是不错,而且开销的话,也不算特别大。”徐县长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只听他说道:“不过孩子们的年龄也是个问题,要是那些年纪太小的,去县里还不如留在你们村里。”
“您也这么觉得?”雷东宝看着徐县长,就跟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
雷东宝和王重还有宋运萍两口子走的路虽然不一样,但归根结底,都让他们各自的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国家的财政有限,省里能够调动的资金也悠闲,如今国家又正值百废待兴之际,有限的资金,自然不能闷头一个劲儿的只往教育上使。
看着差点惹出祸来的雷四宝,雷东宝心里的火气噌的一下就燃了起来。
道理虽然简单,但和王重还有宋运萍的建议,却是殊途同归,对于王重两口子建议小雷家对外吸纳专业的人才,对内建立更加完善的层级赏罚制度,徐县长表示高度的认同,并且还给雷东宝支了不少招。
还有先前王重所提的小雷家的整改,也得到了徐县长的认同,用徐县长的话说,时代在进步,小雷家也得跟着进步,要是还是跟以前一样,抱着那些老旧的想法,迟早也会被时代所淘汰。
雷东宝却忽然想起一件事儿,目光定定的看着徐县长,问道:“王大夫他们家老大小远,今年才刚上初中,他们两口子把小远送到东海念书去了,您说是不是东海那边的学校比咱们晋陵好?”
“这您放心,我这些年吃亏就吃亏在没文化上,我可不想让孩子们将来跟我一样,吃没文化的亏。”雷东宝笑着道:“我们村的学校,那可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村里的孩子们上学都是免费的,钱都是村里出的,就是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咱们小雷家出个大学生。”
<div class="contentadv"> 说到这儿,雷东宝又不禁有些遗憾,这几年红卫镇陆陆续续考上大学的也有好几个,可没一个是小雷家的。
尤其是山北村,杨巡的弟弟妹妹,竟然接二连三的都考上了大学,把雷东宝给羡慕的,可没少去找杨书记请教教育孩子的秘诀。
雷东宝听了,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没错,年纪太小的不适合直接送到县里!到时候我回去跟士根他们商量商量,看看具体怎么弄。”
供孩子们读书虽然艰难,但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基本上所有的老百姓,就算咬紧牙关,也不会让孩子们没有书读,可很多时候,现实就是那么无奈,尤其是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好几个孩子,而家庭条件,却成了他们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坎,顾了这个就顾不了那个。
“是啊!”雷东宝听了也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我听说他们现在好像已经在筹办第二期的助学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