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张德神色间多了些感慨,又道:“不过,赵大人想来也不知道,咱家原先可是御马监出身,那时候还是一个小太监,这驱车赶马的事情,都是由我来做。如今旧业重操,倒也没有手生。”
“公公说笑了,你来我府中,我欢迎还来不及,又怎敢让公公吃闭门羹?不过,能让张德公公你重操旧业,坐在马车里的那位,身份怕是不简单吧?”
赵俊臣问道。
张德却没有接话,只是好似回想一般,缓缓说道:“其实咱家在御马监也没呆多长时间,不过半年,正好就赶上了先帝又一次整顿内廷,一场清洗下来,内廷里的大太监有过半都去了断头台,虽然也托了那场清洗的富,内廷人手空缺之下,得以步步升迁,才有了咱家的今日,然而如今回想起来,依旧是心有余悸。”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当年的事情我也听闻过,先帝时期,因为魏忠贤的事情,确实把内廷压制太过了。稍有不对,就是一场清洗,前后被杀的大小宦官,据传不下万人,想想就觉得可怕。”
(注:关于明末时期的太监人数,一说是有十万人,一说是有七万人,个人觉得这些数字都有夸大之嫌,毕竟明史是在满人的主持下编订的,刻意抹黑的地方实在太多,但明朝后期,平均每年录用的自宫者人数都在千人左右,却也是事实,所以总数也应该不小。)
张德亦是认同,说道:“是啊,先帝最恨内廷干政,屡屡清洗整顿,现今陛下在位,虽说宽和了许多,但德庆三年,以及德庆十九年,依然有过两次清洗,那个时候咱家已是入了司礼监,虽说和陛下亲近些,却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牵连进入,亦是整日惶惶不安,连睡觉也睡不安稳。”
说到这里,张德语气微顿,转头看向赵俊臣,就在赵俊臣以为张德就要切入正题的时候,张德却胡锋一转,说道:“赵大人你不是一直想见刘清师傅吗?只是刘清师傅年岁已大,身体也不好,出入宫禁又多有不便,虽然早就明白赵大人你的盛情,但总是找不到时间,不过今日……”
听张德此言,赵俊臣面容一正,惊讶的问道:“刘清前辈来了?”
张德笑着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没办法,如今这般局势,刘清师傅他不来不行啊。”
赵俊臣对着张德拱手示意后,向着侧院走去的脚步,不由加快。
刘清掌管内书堂多年,如今内廷二十四衙门的那些掌事太监,大都出自于他的内下,在内廷中声望极高。影响极大,对于这般人物,赵俊臣可不敢多有怠慢。
见赵俊臣如此,张德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含笑的跟在一旁。
片刻后,赵俊臣已是来到偏院,却见一名老者,正在赵府下人的扶持下,正缓缓的步下马车。
这个老者虽说面容白净,气质也有些儒雅。却极为枯瘦,垂垂老矣,颤巍巍的,不见精神丝毫。赵俊臣虽只是远远的看着,但依然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生命流逝,浓郁刺鼻的药味隐约传来。留给赵俊臣的印象,就好似这名老者已经走到了岁月尽头,早已是油尽灯枯。
见到这名老者后,赵俊臣转头向着张德看去。却见张德对他点头示意。
得到确认后。赵俊臣面色一正,快步走到刘清身前,躬身行礼道:“晚辈赵俊臣,见过刘清前辈。”…
见赵俊臣如此客气,刘清老脸一笑,声音不似寻常太监那般尖锐刺耳,即沙哑亦温和,缓缓说道:“赵大人过于客气了。老朽不过是区区内书堂的管事太监,低贱的很。大人你却贵为二品尚书,外朝大员。又怎么能向老朽行礼?”
说话间,刘清也向着赵俊臣拱手示意,并意欲弯身还礼,却被赵俊臣扶住,在赵俊臣挥手之间,赵府下人退到一旁,刘清被赵俊臣亲自扶着,向着赵府正堂走去。
对于赵俊臣的恭敬,刘清似乎叹息了一声,却没有拒绝。
一路上,赵俊臣细细观察着这位闻名已久的老人,从外表上看,好像只是一位年迈太监,但从他浑浊的老眼中,赵俊臣总能看到某种强自坚持的意味。
赵俊臣很清楚,他如今随着扶着刘清走路,但只是虚扶,刘清虽说脚步颤颤,却根本没有依靠赵俊臣的意思,全凭着自己的力量在行走。
仅此一点,赵俊臣已是看出,这个刘清,看似寻常,但心中的倔强刚强,怕是不下于世间的任何一个人,这种品质出现在一个年迈的太监身上,让赵俊臣不由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