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梁辅臣的解释,赵俊臣心中隐隐有些警惕,告诫自己今后绝不能小觑梁辅臣,梁辅臣的眼光与判断力,绝不在周尚景之下,说是洞若观火也不为过。
前段时间,赵俊臣借着支援陕甘三边钱粮的机会,暗中算计了梁辅臣一次,让梁辅臣得罪了百官,但并不是赵俊臣的小心思瞒过了梁辅臣,而是梁辅臣为了大局心甘情愿的跳入赵俊臣的陷阱里,若是赵俊臣因为这件事情就认为梁辅臣容易糊弄,今后必然是要吃大亏。
暗思之际,赵俊臣的脸上满是钦佩,说道:“梁前辈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晚辈的这点小心思,自然是是瞒不过梁前辈的眼睛。”
然后,赵俊臣语气谨慎的问道:“却不知,对于晚辈的农改计划,梁前辈是什么看法?”
梁辅臣表情带着一些欣赏,说道:“我并非是江南人士,在江南那边也没有置办田产,自然是不会反感赵大人的农改计划,事实上,就算是赵大人今日没有约我见面,我也会支持赵大人的。粮食乃是江山稳定之根本,赵大人的农改计划可以扭转朝廷缺粮的困境,自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触犯了太多人的好处,恐怕是很难通过,陛下他其实也是赞成赵大人的这份计划的,只是陛下他不会明确支持赵大人,因为这会影响君臣关系,所以就算是我会全力支持赵大人,这个计划也未必能够通过。”
赵俊臣拿出了自己今天准备好的奏疏,递给了梁辅臣,说道:“晚辈也知道之前的农改计划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就算是可以通过,也一定会遭到暗中阻挠,所以就根据百官们的底线,修改了自己的提议,这份奏疏乃是晚辈的新激化,还请梁前辈过目与指导一下。”
梁辅臣接过了赵俊臣的奏疏,认真的阅览了一遍,然后眉头微皱,说道:“这份新计划,百官们倒是会勉强接受,但效果远远不如赵大人的上一份提议,恐怕不足以扭转朝廷的缺粮困境。”
赵俊臣点头承认,说道:“确实如此,但为了赶在秋种之前通过农改计划,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种事情,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如今百官们反对晚辈的计划,理由大约可以归为三类,首先是怀疑农改计划的成果与可行性,其次是认为这种事情没有先例,最后则是担忧晚辈的农改计划会激起民怨、引发动荡……而晚辈的新农改计划若是通过了,并且是得到了顺利执行,总会稍稍有些成绩,到了那个时候,百官们的反对理由也就不攻自破,而晚辈也就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农改了。”
梁辅臣考虑了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我自然会全力支持赵大人!”
得到了梁辅臣的承诺之后,赵俊臣不由大喜。
虽然早就猜到了梁辅臣的立场,但这么轻松就得到了梁辅臣的承诺,依然是让赵俊臣颇有惊喜。
然后,赵俊臣也就趁机恭维了梁辅臣几句,赞扬梁辅臣大公无私、人臣楷模云云,而梁辅臣对于赵俊臣的恭维依然是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不咸不淡的回应着。
期间,天海楼的掌柜领着伙计们送来了酒水菜肴,这场酒席也就正式开始了。
按理说,酒席开始之后,赵俊臣与梁辅臣之间的气氛就应该逐步的热络,但梁辅臣不喜欢场面话与客套话,平日里也不饮酒,更还奉行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所以这场酒席开始之后,气氛反倒是变得尴尬冷淡,赵俊臣好几次想要打破尴尬,但梁辅臣几乎没有回应,却是让气氛愈加尴尬了。
最终,赵俊臣也就放弃了,只是与梁辅臣一样安静的进食,所以两人很快就饱腹了。
等到天海楼的伙计们收拾了碗碟残肴,并且送来了茶水之后,梁辅臣终于是再次开口了。
“其实,这次回京之后,我对赵大人的印象大为改观!”梁辅臣深深打量着赵俊臣,似乎想要彻底看透赵俊臣,缓缓说道:“从前,我以为赵大人只是一个尚存良心的贪官罢了,虽然贪财,但也会力所能及的办一些事情,却绝不会做出任何损及自身利益的事情,但这段时间以来,赵大人为了扭转朝廷的缺粮困境,竟是不惜屡屡与百官对峙,却是让我颇感意外,才发现赵大人不仅是一位能臣,同样也是一位贤臣!”
先是评价赵俊臣是一名贪官,然后又称赞赵俊臣是一位贤臣,这般说法似乎充满了矛盾,但在梁辅臣看来,一名官员究竟是贤良还是奸邪,并不是看他有没有贪污受贿,而是看他有没有为朝廷大局做出贡献,简单地说,就是唯结果论,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确实是朝廷里排名靠前的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