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位张老先生所讲的故事竟然还涉及到了自己,而且不出意外会有很多吹捧推崇的内容,德庆皇帝顿时是生出了兴趣。
然后,霍叔就像是后世的粉丝一般,似乎是急切想要向同桌几人证明这位张老先生的不凡,竟是当场就绘声绘色的讲诉起了这篇故事。
这篇故事若是概括起来,就是对德庆皇帝前段时间寿辰之际接受各国使节称臣朝拜之事的加工与改编,讲诉各国使节前来朝拜德庆皇帝之际看似是态度恭敬,但实际上则是各怀鬼胎,有些使节一心想要讨便宜,有些使节乃是落难王子想要寻求德庆皇帝主持公道,更还有些使节则是仗着自己国家兵强马壮暗含威胁,局面不可谓不复杂。
与此同时,在这篇故事之中,德庆皇帝的形象可谓是英明神武、睿智果敢,简直就是千古帝王之楷模,面对各国朝拜的使节之际,不仅是轻描淡写就妥善处理了所有复杂问题,更是软硬兼施、手段不凡,充分展现了天朝皇帝的威严与睿智,几番敲打之后就让各国使节皆是心悦诚服,尤其是那几名原先曾是耀武扬威的女真使节,在德庆皇帝的天威之下更是五体投地、彻底臣服,表示“天朝有德庆皇帝这般伟大人物,建州女真今后绝不敢再有异心”云云,可谓是大涨明朝官民之志气。
这个霍叔或许是从前听多了讲书的缘故,口才也是不凡,仅是两盏茶的功夫就把这篇主要是为了吹捧德庆皇帝的故事转述了一遍,竟也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听到这样一篇故事,德庆皇帝自然是心中大快、面现得色,只觉得这篇故事要比平日里所听到的那些溜须拍马之言更让自己心情舒爽,若不是他如今还顾忌着要隐藏身份,简直就恨不得要重赏眼前这个“霍叔”了。
“这篇故事……确实不错!百姓们都喜欢?评价如何?”
听完故事之后,德庆皇帝面现笑意,也不再觉得这个霍叔聒噪,反而是追问起了细节与反响。
见德庆皇帝终于是生出兴趣,霍叔也是得意洋洋,道:“各国使节敬畏我天朝国威,咱们老百姓也是与有荣焉,张老先生的这篇故事,自然是博得了满堂喝彩……”
德庆皇帝脸上笑意更甚,对于编出这篇故事的张老先生也就多了几分好感,只觉得这名说书人颇是有些见识眼光。
而就在德庆皇帝正打算进一步询问什么的时候,那位被誉为京城境内最好的评书人、被众位茶客翘首以盼的张老先生,终于是姗姗来迟、现身于茶馆前堂。
这位张老先生的年纪大约五旬出头,身材枯瘦矮小,身穿青色儒衫,气质间充满了亲善之意,让人一见就会心中下意识的生出好感。
此人现身之后,一边向着众位茶客拱手示意、一边走向了茶馆前方的讲台,众位茶客见到他的出现之后,也纷纷是面现兴奋之意,叫好声不断。
显然,张老先生在众位茶客之中颇有声望,像是霍叔一般对他推崇备至之人并非少数。
很快的,张老先生已是登台站定,只见他举起惊堂木一拍,原本还满是喧闹的茶馆大堂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然后,就在张老先生缓缓说道:“各位,今天老夫将要为大家讲诉我朝一位大清官的故事……盛世之下,朝廷大臣为何会当众饿晕于衙门?京城商贾听闻消息之后,又为何都是拍手称快?半夜丢在房门前的银两,究竟是何人所为?败家兄弟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寡廉鲜耻还是事出有因?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且听老夫细细道来!”
这段开场白,顿时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另一边,赵俊臣则是有些苦笑不得,暗暗想道:“当初与许庆彦讨论如何迅速扩大‘评书人行会’影响力的时候,我曾向许庆彦讲诉过如何才能让评书内容更加吸引人,原本只是随意列举了一个例子,没想到这段开场白还真会用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