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次前来南京之际,最大的依仗就是德庆皇帝所提出的趋利避害之计,但如今才发现周尚景竟是早有准备,德庆皇帝的趋利避害手段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朱和坚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站出来承担责任与后果,无疑是陷入了险地!
想到这里,朱和坚心中恨极了周尚景的阴险卑鄙,但表面上则只是表现出了一丝无奈与迟疑,道:“这样看来,晚辈的预感没错,周首辅果然是在南京境内为晚辈设下了一处陷阱!
而且,周首辅的手段一如既往的高明无解,就像是王太师此前所言一般,这般阳谋若是想要强行阻止,只会适得其反,晚辈只能是被迫接受、直面挑战才行!
等到南京各界纷纷恳求晚辈主持公道之际,晚辈就必须要立刻做出抉择,究竟要不要答应恳求、站出来主持大局……
实际上,晚辈并无更多选择,这个时候只能站出来为南京各界主持公道,否则不仅会影响晚辈的声誉,让天下人皆是认为晚辈心性冷漠、毫无担当,等到南京六部的事情顺利解决之后,晚辈亦是无法分享功劳,更无机会扭转自己缺乏主见的软弱形象!
所以,现今情况下,晚辈唯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自己到时候站出来为南京各界主持公道之际,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尽量压低风险与弊处、又能把最大程度的收获好处!”
说到这里,朱和坚却是面现犹豫之色,似乎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想出妥善办法,于是就再次向王保仁请教道:“然而,南京境内的情况过于复杂,晚辈一时间也想不清楚详细,但王太师您早就洞悉了一切,必然是早有准备应对之策,却不知能否再向晚辈指教一二?”
朱和坚的这般表现,可谓是恰如其分,既是展现出了一定的冷静与智慧,让王保仁很是满意他的素质表现;又体现出了自己对于王保仁的信任与依赖,让王保仁感受到了朱和坚的重视之意。
事实上,自从发现王保仁已经恢复了曾经的敏锐与锋芒之后,朱和坚就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王保仁拉拢到自己的船上,一旦是拥有了王保仁的全力辅佐,朱和坚今后必然是如虎添翼,这次的南京之行也是完全值得的!
所以,这个时候,朱和坚的主要心思已经放在王保仁的身上,想要全力赢取王保仁的好感,对于周尚景所布下的陷阱反而不是特别担心了。
在朱和坚看来,周尚景目前还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中枢,对于南京的事情也是鞭长莫及,只要是结合他与王保仁二人的智慧手段,就一定能顺利渡过这一次的难关!
另一边,见到朱和坚的虚心请教,王保仁心中果然是极为满意。
王保仁虽然已经恢复了当初的敏锐与锋芒,但他并不知晓朱和坚的真实性情,难免是出现了误判,此时只觉得朱和坚乃是一块上佳璞玉,所展现的冷静与智慧足以让王保仁寄予厚望、托付前程,所表现的尊重与谦逊也足以让王保仁发挥自己的作用,可谓是一个理想的储君太子。
所以,王保仁满意点头之后,也显然是早就想好了对策,缓缓道:“周尚景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公私兼顾’这四字,所以他就算是另有想法,也绝不会暗中破坏朝廷中枢的收权大计,最多也就是制造一些变数罢了!
所以,只要是周尚景没有暗中下绊子、拖后腿,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已经进行到目前这一步,已是绝无可能失败,就算是出现了一些不可控制的变数,一切还有老夫随时都可以出手!
在老夫看来,周尚景的目前做法,其实只是第一步罢了,只是为了逼迫七皇子殿下站出来承担责任、考验七皇子殿下的魄力与担当!但等到七皇子殿下站出来承担责任之后,他必然还有后续手段,也就是不断抛出各种难题、迫使七皇子殿下亲自处理!
然而,只要看明白了周尚景的原则底线,就能猜到他所准备的那些难题,就算是有些棘手,也绝无可能影响到朝廷的全盘计划,但肯定会让七皇子殿下左右为难!
所以,周尚景所准备的那些难题究竟有哪些,老夫虽然不可能精准猜到全部,但也能推测出大概范围!”
说完,王保仁抬手轻轻一挥。
下一刻,站在王保仁身后的一位年轻读书人,已经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然后就用双手把册子呈到了七皇子朱和坚的面前。
其实,朱和坚早就注意到了,王保仁身后一直跟着六位儒生,这六人有老有少、形象各异,但所有人皆是气度不凡、精明自信,而且王保仁与朱和坚谈话之际,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避开他们。
很显然,这六位儒生皆是王保仁的心腹幕僚,无论能力还是忠心,皆是深受王保仁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