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了系统任务更新的信息,宁晨先是将关注点放在了下一个任务上面。
【检测到宿主已完成任务:在不依靠系统提供资料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到任意SCI一区期刊上】
【获得任务奖励:大脑仿真模拟*5】
当然,相比于漫画中的神奇道具,这个恢复精力的效果还是要弱出很多,只会对精力进行恢复,并无法恢复体力,或是治愈身体上的伤势。
看到任务进度的更新,宁晨知道,这篇有关秋成同猜想的论文,已经到了投递最关键的阶段。
确定了模拟的核心,宁晨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感觉到自己的精力足够的充沛,宁晨终于准备开始进行自己第一次的大脑仿真模拟了。
【任务:获得一次世界级的学术奖项】
“等一下……如果将‘兴奋模式’和‘恢复精力’结合使用,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抵消兴奋模式的负面效果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宁晨觉得这样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等之后拿到了任务奖励,一定要好好尝试一下。
从大脑仿真模拟状态之中跳了出来,宁晨感觉到了一种严重的脑力疲惫感。
但距离拿到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这种世界顶尖级别的奖项,宁晨还有非常非常巨大的差距。
终于,宁晨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已经到达极限,不得不结束了这一次的大脑仿真模拟。
“能够短时间内恢复精力的神奇效果……听起来有些像《龙珠》里面的仙豆啊。”
宁晨在模拟空间中,创造着各种Kahler流形及其子流形的几何物体,并在模拟空间中,观察着它们的各种性质。
相比于期刊编辑,审稿人拥有更高的专业性,对于论文能否发表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之后的几天里,宁晨减少了在材料实验室中的时间,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模拟前的准备上。
但宁晨并没有马上就进行模拟,在这之前,宁晨还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当然这种脑力疲惫感,相对于使用兴奋模式之后的疲惫感,还是要轻出很多的。
【精力恢复有48小时的冷却时间,效果主要作用于大脑,不会对体力有明显的恢复效果】
【已为宿主进入大脑仿真模拟状态】
宁晨决定,还是把第一次模拟的机会用在解决秋成同猜想的相关问题上面。
数学相比于其他理工类的学科,要更加的抽象许多,一开始宁晨并没有找到模拟的进行方式。
任务奖励是让宁晨有动力完成任务的原因之一,而这次的任务奖励,也让宁晨感到非常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