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狗咬狗一嘴毛。
他坐在一边看戏就成了。
说不定,于海棠甩了许大茂,他还有机会呢。
这就是他一中午琢磨的办法。总不能那些人能对付他,他不能对付那些人吧!
离开了食堂,傻柱真的去了天坛,又对着天坛发了一遍誓言,用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发誓,不会上易中海和秦淮如的当。
之后,傻柱就在北京城闲逛了起来。
看着变化的大街,傻柱心里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按照记忆,寻找当年卖包子的地方,然后又顺着当年逃跑的路线转悠。发现好多地方都变了。
傻柱不禁感慨世界变化真快。
一个路过的,捡破烂的老头,抬头看了他几眼:“外地来的?”
“BJ爷们,正经的BJ爷们。”
<div class="contentadv"> “扯淡,北京人能不知道BJ的变化。”
傻柱没有回答,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正如老头说的一样,他是正经的BJ爷们,离这里也不远,怎么就不知道这里的变化呢?
小时候,他可是经常在这里闲逛的。要不然也不会抱着那么多的包子,逃过那些溃兵的追击。
何大清离开的时候,他也经常带着何雨水过来,沿着这些路找吃的。
那么什么时候不再来这里的呢?
好像是从进了轧钢厂,当了厨子之后,他就没有时间了。那个时候,他要养活妹妹,养活聋老太太,后来又加上贾家一家,甚至还有院里的那些人。
易中海经常跟他说,院里的人对他有恩,邻居之间要相互帮助。结果就是,他的工资还是不够花。
为了保证活下去,他想办法挣钱,给那些人做酒席。他的厨艺也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挣来了钱,又借给了贾家,说等贾东旭发了工资就还给他。
然后又变成了穷光蛋,总之就没有宽裕的时候。
直到他当了轧钢厂的大厨,拿到了三十五块五的工资,才算宽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