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峰早就明白了孙家村的秘密,也不以为意。
“不用管他们,我们要的比较多,您能给我们准备多少?”
“要的比较多?我们村子虽然不大,海货还是有的,您放宽心。”
也是,一个厂子的采购员能买多少,本地也不少厂子,少的几十人,多的几百人,能要多少。
当听说厂子有工人一万多时,赵本海有些傻眼,这得要多少海产品,自己一个小村子有这么多货吗。
“您运得走吗?”赵队长有些担心,运不走,谈的再好也白搭。
现在全国上下都是运力紧张,各地都严重缺乏运力的,按对方的说法,得装大半个车皮了。
“这事啊,您就别操心了,我们自己负责运输,你就负责组织海货就行了,品质得有保障。”
得,让人家笑话了,这得找村长决定了。
这时候私下交易可是很有风险的,手续不全就抓,别看有介绍信,可这要得多啊,赵本海可不知道真是万人大厂,还以为有猫腻。
朱雪峰坐着等,赵本海急匆匆的去找村长了,这要的太多了,还可能存在风险。
<div class="contentadv"> 村长倒是也在,听到消息后同样的表情,一般单位来采购也就一千斤撑死了,外地采购的基本都去了砚台,哪里的鱼获更集中,更方便。
朱雪峰掏出轧钢厂的介绍信,表示是两个厂子联合采购,这就又不是一万人了,村长有些怀疑,大厂联合采购就来一个人,就是能买着,怎么运走?
“我们还有几个接应人员,在车站协调运输,我只是在前面摸货源的,这么多货我们也得找路子分批才能运走。”
朱雪峰张嘴就来,凭空多了几个团伙,又和村长聊了好一会,一再表示,绝对是万人大厂,可以去市里查询资料,市里应该可以查到相关信息,或者直接给京城打电话证实也行。
三人商议良久,才达成协议,赵村长再三表示,绝不外传,货物不够的,自己底下找其他兄弟联系,保证货物没问题。
这个时期,每个村都要完成任务,但还有很多的海产品却没有出路,只能在附近几个县市销售,难以运输是最大的问题,根本没有运输能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时候全国上下,机动车极少,一个大队有个拖拉机都很罕见,直到洛阳的拖拉机正式批产才缓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