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包拯外貌上与众不同,现在的包拯,和其他婴儿一样,拥有着对世界最本真的好奇与探索欲。他的一双眼睛,虽然尚未睁开,但似乎已经在内心描绘着这个多彩世界的轮廓。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三少爷打量着这个小孩,陷入了沉思,难道他是?
在这个小小的生命里,黑色的脸庞与脑门上的月牙印记,不仅构成了他独特的外观,更像是一种预示,预示着他未来将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以公正无私、智慧超群的光芒,照亮人间的每一个角落。刚出生的包拯,就这样带着上天赋予的独特印记,踏上了属于他的非凡人生之路。
“夫人,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三少爷轻声问道。
少妇一脸疲惫,有气无力地回答道:“我们是从泸州逃难过来的,我们那里受灾了,很多人都没有饭吃,所以逃难于此。”
泸州?那不正是包拯的家乡吗?三少爷心中一动,继续追问:“泸州可是个好地方啊,那这位小公子是姓包了?”
少妇听到这话,不禁面露惊讶之色,眼神中满是疑惑,直直地看向三少爷,回答道:“是啊,我们家小孩确实姓包,您是如何得知的呢?”
三少爷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哦,这个只是我的猜测罢了。”
接着,三少爷转头对着寨主吩咐道:“寨主,请安排山寨中的兄弟们取些银两送给这对母子。记得要多拿一些,另外,再拿一些食物过来。”说完,三少爷接过年幼的包拯,小心翼翼地将他抱入怀中。然后,他语重心长地对那妇人说:“夫人,希望你能好好地养育他长大成人。他将来必定会成为我大宋的杰出人才。”
杨淑娜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望着三哥,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她深知三哥是从现代穿越而来,曾经给她讲述过大宋的历史。然而,此刻她却发现三哥似乎对许多事情并不知晓,这让她感到十分诧异。
“燕子,听三哥的话,快让兄弟们多拿些饮料过来,再拿点吃的来。”三哥吩咐道。
“好的,大小姐!”燕子应了一声,便迅速转身,如同一只轻盈的小鸟般,向着寨子飞奔而去。
三少兄弟,来来来,你让我抱一下,寨主小心翼翼的接过幼年包拯,你说他是我大宋未来的栋梁之才,那真是太好了。
寨主与三少爷的对话,充满了对年幼包拯未来成就的期待与肯定。
“你说他是我们大宋以后的栋梁之材?”寨主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包拯的深厚期望。
他以一种近乎预言的口吻,预示着包拯未来在大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是的,”三少爷坚定地回应道,“他叫包拯,长大之后做官是包青天。”
这里的“包青天”很可能是对包拯未来清廉、公正形象的生动描绘,或者是当地人们对包拯的一种亲切而尊敬的称呼。三少爷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包拯才智与品德的认可,也表达了他对包拯未来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坚定信念。
大家看着这个年幼的孩子,充满了好奇。
没人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定能够以他的智慧与正义,为大宋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的栋梁之材。
老三,你说他是我们大宋的栋梁之才,那你觉得我能帮上什么忙呢?”公主好奇地向三少爷问道。
“公主,您不需要刻意做些什么来打扰他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独特的轨迹和方式,最好不要轻易去打破它。然而,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还是可以的,因此我建议寨主多准备一些银两给他们,以备不时之需。”三少爷耐心地解释道。
“哦?那你还有其他打算吗?”公主继续追问。
“嗯,我有个徒弟名叫展昭,等时机成熟时,我会安排展昭跟随他,一方面保护他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一起为大宋做出更大的贡献。”三少爷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时燕子拿来的饭菜,和一些银两,来夫人,吃点东西吧。
这夫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中闪烁着疲惫与饥饿的光芒。她已数日未进食,脚步蹒跚,几乎是被饥饿驱使着前行。就在这绝望之际,她意外地踏入了一个宁静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带来了久违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