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书院改造接近尾声的时候,村口却出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身影,他们挑着简单的行李,步履蹒跚地向书院走来……
“他们……是来做什么的?”陶夭夭秀眉微蹙,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身影,心中涌起一丝疑惑。
“他们是附近村庄的贫苦学子,听闻书院招募帮工,便结伴而来,希望能为书院尽一份力,同时也赚取一些生活费用。”郭凌峰看着那些步履蹒跚却目光坚定的年轻人,眼中充满了赞赏。
消息传开,村民们纷纷赶来,他们惊讶地看着这些平日里只知埋头苦读的学子们,竟然挽起裤腿,扛起木头,加入到书院的建设中。他们搬运砖瓦,清理杂草,挥汗如雨,却毫无怨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孩子,真是不容易啊……”一位老农看着那些瘦弱的身影,不禁感叹道,“为了读书,他们吃了多少苦啊!”
“是啊,真是让人敬佩!”另一位村民附和道,“他们不仅勤奋好学,还如此能吃苦,将来必成大器!”
沈括看着这些贫苦学子,心中感慨万千。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锦衣玉食,从未体验过生活的艰辛。而这些学子,为了求学,不惜付出一切,这种精神深深地触动了他。
“郭大人,这些学子勤奋刻苦,令人钦佩。”沈括走到郭凌峰身边,诚恳地说道,“我们身为书院的学生,更应该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榜样。”
郭凌峰点了点头,深有同感。他看向那些正在忙碌的宫廷教师们,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工匠们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诸位大人辛苦了!”郭凌峰向他们拱手致谢,“书院的改造,离不开各位的支持和帮助!”
“郭大人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位宫廷教师笑着说道,“能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村民们自发地为学子们送来热腾腾的饭菜,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眼中充满了慈爱。
“慢点吃,别噎着!”一位大娘看着一位瘦弱的学子,心疼地说道。
“谢谢大娘!”学子感激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郭凌峰和陶夭夭并肩走在回府的路上,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书院,心中充满了希望。
“凌峰,你看,书院的灯亮了……”陶夭夭指着远处,轻声说道。
“是啊,那是希望的灯光……”郭凌峰握住陶夭夭的手,目光坚定,“我相信,文华书院一定会成为……”
他的话还没说完,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慌张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郭大人,不好了!书院……书院出事了!”
郭凌峰和陶夭夭猛然回头,来人是书院的杂役老王,此刻他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神色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