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反思和打算

他一腔热情和孤勇的以为,他能凭借自己后世的见识和眼光,给这个封建王朝带来一些小小的震撼,让他们不要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着眼世界去发现更广阔的舞台,让后世子孙可以免于被压迫、被侵略的命运,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前世临死之前他都想不明白,他明明有上帝视角,有康熙的偏宠,还满朝文武近半数的支持,为何会是那样穷途末路的结局。

直到一杯毒酒穿肠而过,看着满屋子不忍又无法言说的兄弟,他忽然懂了。

其实,真正导致他死亡的,从来都是他的自大与傲慢,他天真的以为,给这个世界的人画上一张能让他们的后代吃上几辈子的饼,就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后代考虑,可他忘了一点,从古至今,这片大陆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作为皇太子,他清楚的知道,即便人口巅峰时期,满族男丁只有几十万人,但汉人百姓却有将近两亿,康熙靠什么统治那么辽阔的地域?不就是靠着底层百姓的愚昧。

普通百姓若是都读了书,对这个世界的不公有了清晰的认知,那么反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他是明白百姓意识觉醒的好处,但大清的上位者们显然不知道,他们只看到了胤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威胁他们的统治地位。

可笑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化普通百姓,恰恰与康熙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驰,所以落得那样的下场,是他活该。

只是可惜了,他身边的那群有胆识有血性的追随者。

今生他打算按部就班,遵循历史进程,最后死就死了,反正他已经死过好几回了,有什么可怕的?

胤礽想明白了接下来要走的路,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他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天光大亮,清醒之后身体的沉重感已经消去了大半。

何柱儿见他醒来,先给离他几步远的小太监打了个手势,而后才轻手轻脚的伺候着胤礽穿衣洗漱。

胤礽瞥了一眼何柱儿,装作不认得,问道,

“新来的?”

感受着身上不停动作着的几双手,胤礽眼眸微垂,奢靡的生活最是能腐化人的本性,上辈子若非他心底有个信念一直在坚持住,他恐怕也会如同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一样,纸醉金迷的了此一生。

上辈子他光顾着跟兄弟们打好关系,让他们去替自己办事了,都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今生怎么着也得好好体会一把当皇太子的快乐。

等胤礽洗漱完了,何柱儿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