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冷哼一声,抬脚朝着屋内走去。
坐在门口的哈哈珠子率先看到了康熙,顿时吓得整个人一激灵,“腾”的一下站起来,而后跪下,
“奴……奴才叩见皇……皇上,太子殿下。”
胤礽在心底惊叹,
‘吓成这样还能跪的如此标准,不错,这小子有前途!’
康熙的无语溢于言表。
他没理会跪在地上的阿吉嘎,径直朝前走。
但阿吉嘎的动静一出,屋子里所有人都精神了起来,胤祉、胤禛几个阿哥回头看了一眼,连忙起身给康熙行礼,
“儿子叩见皇阿玛,太子二哥。”
徐元梦也立刻站起身,走到桌子前给康熙磕头。
康熙坐到上首后,才开口道,
“都起来吧。”
胤礽站在康熙左侧,视线往桌子上瞟了一眼,暗自嘀咕,
‘这应该是小四的策论吧,不愧是老头子夸过的书法,但上头批注实在有些多,可……他今年才八岁吧,还要啥自行车,能写出来就已经很牛逼了。’
康熙顺着胤礽的视线看过去,果然看到了胤禛写的策论,刚刚徐元梦奋笔疾书在上面做批注,这会儿墨迹还没干。
康熙拿起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文笔稚嫩,论点虽明确,可深度不够,论据也不够充分,层次不够分明,总而言之——差的还远。
不过胤礽说的也没错,老四年岁尚小,如此年岁写出这篇策论已实属不易,且他的书法也算是可圈可点,不错。
康熙将胤禛的策论拿到一旁,翻出下面三阿哥胤祉的策论。
与胤禛相比,胤祉的答卷明显要好看了许多,字体同样不错的情况下,徐元梦的批注大抵都是朝着深度和广度去的,这个儿子对汉学的痴迷程度,康熙是知道的。
两份策论看完,康熙又看向底下一群忐忑不安的小萝卜头们,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来,
“胤祉,胤禛的策论写的不错。”
这几个儿子里只有胤祉和胤禛的进度是能写策论的,其余几个,胤祺连汉语都说不利索,胤佑和胤禩今年春天才来的尚书房,甭说写策论了,“三千百”都还没有学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