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康熙的揣测

很快,康熙的轿辇到了。

康熙下轿辇,从乾清门内走到乾清门下,坐到龙椅上。

然后,梁九功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

“上~朝~”

朝仪官:“跪!”

百官下跪。

朝仪官:“叩!”

百官叩首三次。

朝仪官:“兴!”

百官站起身。

胤礽也不例外。

全程没喊一个字儿。

至于什么“微臣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样的话,都是影视剧瞎扯犊子。

康熙听政听的都是满语。

哪怕是汉臣,要是满语四六级没过,你连面见康熙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九卿六部列好队,依次上门檐下头面见康熙——跪着。

有事就上奏,没事就台阶的另一侧下去。

这个过程需要全程寂静,百官都绷紧了神经,若是有人敢开小差,会有朝仪官记录在册,下了朝之后再行追究。

饶是胤礽上辈子已经司空见惯,仍然觉得这规矩真特么变态。

简直是不把人当人看。

不过这也是皇权空前集中的表现。

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朝代的皇权和相权都是此消彼长的。

而到了大清这个朝代,有着之前几千年的历史背书,大清的皇帝们将一切有可能的风险都规避掉了,于是皇权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

也就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胤礽上辈子还有几分心思去改善改善官员的待遇,但今生,他只想做个快乐的咸鱼。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后面是啥来着?

……诶,不对,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别人,只要我没有道德,道德就绑架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