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洋鬼子骑到脑袋上拉屎

康熙叹了口气,评价一句,

“尚可。”

知子莫若父。

胤礽心声里所说的那些,他同样了解。

胤禔算是个秉性纯良的人吗?

严格来说,其实不是,他骨子里也有着奸诈暴躁的那一面。

从他六岁被接回宫,康熙便在暗地里观察过胤禔一段时间。

胤禔折腾宫人,把他们当做玩物肆意打骂,他可以不在乎,但任人唯亲,亲近纳兰家比皇室宗亲更甚这点,他不能不在乎。

胤礽从小就是按照皇太子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又跟着上过几次早朝,所以比胤禔答的周全。

他可以理解胤禔,但也得承认,胤禔在从政的天资确实比不上胤礽,甚至比不上胤祉和胤禛。

或许就如胤礽所说,他适合从军。

而胤禔听了康熙的评价却有些不大高兴。

可他也清楚,相比于胤礽的对答如流来说,他的答案确实略显潦草。

课业考教结束之后,康熙又将他自己的一套用人理论讲给了两人听,顺带着又点评了一下胤礽和胤禔的回答。

他说得粗浅,胤禔也能听懂,这下子才算彻底明白了为何皇阿玛会给他一个“尚可”的评价。

一个人的善恶、品性是否高洁,在康熙眼里根本无从轻重。

他要的,只是此人的利用价值。

若是给他一件差事他能办好,过程不出纰漏,事后也无人追责,那这件事的过程如何,他其实不在意。

事后有人追责,也要看是否是激起了民愤,以及此人是否还有利用价值。

所以胤禔说话虽然直白了一些,也并非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就像历史所书,一个功臣良将功高盖主,民望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地位,那这个皇帝就会养一个奸佞小人跟功臣良将对着干,而皇帝坐收渔利。

但也要拿捏好尺度,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鸡飞蛋打。

宋高宗不就是这么干的。

他自己不愿意收拾岳飞,示意秦桧构陷,最终也达到了目的。

这就是一个帝王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