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照临寻思一定要找个机会到少林寺看看,但现在确实没时间。她把自己每日作息作了安排:
一、卯时六刻(六点半)起床,辰时初(七点)至辰时四刻(八点)打拳,然后洗漱、早餐。巳时初(九点)至巳时六刻(十点半)学习,休息一刻钟,巳时七刻(十点四十五分)午时一刻(十一点一十五分)写字。
二、午时中餐,然后午休;未时四刻(十四点)至申时四刻(十六点)自学或他事。
三、酉时(十七点)左右晚餐,酉时六刻(十八点半)至戌时二刻(十九点半)练拳。
四、亥时四刻(二十二点)就寝。
卫照临决定暂时就这样安排,到时视情况再作调整。
次日,卫照临就带着白苏和白檀来到学堂,也就是闲书阁。当初白苏和白檀一听要上学,那是一百个不愿意。于理不合呀,这个年代哪有下人上学堂识字的?更何况是女子。再说她们也不是读书的料呀。卫照临说大周有规定女子和下人不能识字吗?这还真没有。可她俩还是不愿意。卫照临只好吓唬她们了,说如果不学,那就别在她身边伺候了,而且一天只给一顿饭吃。这两小丫环一看小姐有点生气好像要来真的,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闲书阁之中,一切文具书籍在学案上排列整齐,学案一对三,卫照临学案与先生教案正对,且有戒尺一把。
三人坐下,不一会儿刘先生来了,没有开学礼,直接开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卫照临不时用毛笔写写画画。不到两刻钟,白苏和白檀就小鸡啄米了,卫照临拿起戒尺,朝着两人的屁股一人就是一下。两人差点蹦起来和喊起来,但毕竟在学堂还是忍住了。只是用手揉了揉屁股,眼含委屈的泪水,心道小姐下手太狠了,在先生面前打女子屁股,叫她们脸面何存?丢人丢到家了。卫照临面无波澜,继续听课和写画。刘先生终于明白了戒尺的用处了。这小姐有点意思。
等练习笔画时,三人那才叫狼狈,袖口上胸口上学案上甚至脸面上都沾上了墨汁。那一横写得就别提了,蚯蚓状的弯眉状的一团状的,什么形状都有,就是没有一条直线状的。三人终于明白这毛笔字真不好写,一横都这么难写,一个字呢?这倒给肃静的学堂增添了几分童趣,有诗《开蒙》道是:
院外蝉鸣三四声,暖风入堂曛人眠。
稚子开蒙如乌鸟,字成泥爪羽作衣。
卫照临早有心理准备,并不沮丧。刘先生也知道这是初写时的常见情况,安慰她们不要着急,慢慢练。这刘先生早就注意到了卫照临在听课时还写写画画。
于是在他来到卫照临身边教她们写字之时看了一眼卫照临的课本。嗯?每隔四字旁边画了O,还有在笔画复杂的字旁边写了个笔画少的字,这些字他似识非识,比如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爲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这六句,在岁、阳、雨、霜、水、冈这六字旁画了O,在闰、馀、岁、阳、云、腾、丽、冈八字旁写上闰、余、岁、阳、云、腾、丽、冈八字,但这八个字那是惨不忍睹,歪歪斜斜,根本没个正形。
刘先生心中疑惑,便轻声问道:“小姐,每四句画个圈是何意?在一些字旁注写一些笔画相对较少看似也是字的字又是何意?”
卫照临一听,瞧向刘先生,转暗为明,解释道:“嗯?先生是这样的,每个圈是用来断句的,不然这么长,我不知道每句读到哪儿为止呀。还有这些旁边的也是字。先生你看,大多数字是不是和原来的字很像?我这是简化速记,下次见到这简化字就认识笔画复杂的原字了。我也是想尽快记住这些字才想出的办法。”
刘先生听完卫照临解释,释然点头道:“有点道理。”
两小丫环一听,赶忙也学着画圈,这小姐自病好后真是变聪明了。卫照临本来想用前世学的标点符号给每句断句,但想想还是算了。古代书籍从右往左竖排,有些符号不好加,全部用句号代替最省事;另外使用简化字纯粹是好多繁体字她真的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