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一转眼到了春耕的季节,唐一水在大队给全村开动员大会,明天开始就要上工干活了。
在这漫长的冬天里,林春娇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一想到要上工,心里就发怵,还好晚上吃饭的时候王桂兰说唐卫东每个月多交家里十块钱,林春娇挣不挣工分都行,林春娇怕村里说闲话,还是决定每天都去地里混个脸熟。
别人上工一天最少也挣7-8个工分,林春娇一天多了4个工分,少了2-3个。
赶上礼拜天不上学,唐老三、唐方、唐正还帮着她一起干,干一会儿,歇一会儿,四个人不是喝点水就是要吃点东西。看着不像来上工的,倒是像郊游的。
看她不顺眼的村民可多了去了,好几个都去唐一水那反映,唐一水眼睛一瞪说:“干多少活给多少分,管好自己得了,老操心别人干嘛!”
后来也没人去说了,倒是有不少人围着张华芳嚼舌根,比如唐顶天媳妇张翠花,累死累活的挣工分时候,看见林春娇和唐老三他们有说有笑,还吃吃喝喝的,她到张华芳身边挑事的说:“华芳,你看你那俩儿子,都不帮你干活,就跟在卫东媳妇那帮忙,我都替你寒心。”
张华芳也不忍着直接怼过去:“不用你替我寒心,人家他二婶儿不仅供着老三,还供着我家俩孩子每天一杯麦乳精,那大白兔奶糖呀、桃酥呀更是不少吃,吃人家这些东西,干点活算啥。翠花你快干活去吧,一会儿记分员抓着你磨洋工该扣你分了。”
张华芳说话声音不小,周围的人都能听见,好家伙,有的人家都没见过麦乳精,人家林知青供着三人一天一杯。
王桂兰在不远处也听见了,老宅人就是闲的蛋疼,没事儿找事,以前看张翠花挺实在的,和孙凤琴待时间长了人品都不行了。
周老六媳妇,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说:“我说你家老三个子咋窜这么快,合着一天一杯麦乳精啊,那得多少钱。”
“都是我亲家在京市寄过来的,我家老二媳妇疼孩子,都给孩子喝了。”多少钱王桂兰不知道,没少花钱是真的,也不知道这是寄来多少桶。一快喝没了,林春娇就拿出两桶来,王桂兰也不好意思问,索性就不管了。
除了孙芬芳时不时的蛐蛐几句,村里人慢慢的都习以为常了,也没人议论了。
孙芬芳从过年时候看唐大根一家就不顺眼,一家子穿的从上到下都是崭新的,一个补丁都没有,尤其三个小的戴的帽子,据说要七块钱一顶,他家一下买三顶,那日子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