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也用标准的英式发音回答道:“My high school teacher once studied abroad and taught me some.”(我的高中老师曾经在国外留学,她教过我一些)
话音一落屋里的人表情各异。
白俊华脸色难看,他知道林春娇的情况,以为只是背单词厉害,发音肯定不标准,想为难一下她,没想到没难住。
王局长惊喜的看着她,他只知道林春娇词汇量非常大,翻译文件又快准确率又高,没想到发音也这么标准。
于部长满意的点点头,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发音标准,能翻译能读的人才。
徐燕云则是很惊喜,他没有出国过,只是他小时候家里给他请过一位洋人先生,教过他一些英文,他学的马马虎虎。
白俊华在国外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各个方面都比他要强很多,于部长很器重他,大学里英文教材也是白俊华主编,徐燕云和另外一位女同志辅助。
白俊华为人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徐燕云多次和他表示教材难度太大,他一个懂一点英文的人都觉得难度大,对那些刚步入大学校园之前没接触过英文的学生更难。
他多次建议白俊华把教材改简单一点,从浅到深慢慢学习,白俊华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学英文需要天赋,就是要难一点,把那些没有天赋的人筛选出去。
老师按照白俊华的教材教了两个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分数及格的学生寥寥无几,于部长知道成绩后着急上火好几天。
派徐燕云去了解情况,得到结果不仅学生们学不会,好多英语老师对教材内容都理解不了,教的一塌糊涂。
于部长知道后也和白俊华提了建议,但是白俊华谁的建议都听不进去。
于部长和王局长是多年好友,一次吃饭时聊天说到这个话题,王部长一下子想起林春娇,把林春娇的情况和于部长说了一遍,并推荐让林春娇参与教材编辑,一个自学的人都能学的这么好,以她的经历和经验编辑的教材应该差不到哪去。
于部长听完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现在正是寒假期间,他想趁着开学之前把新教材编辑出来,下学期直接学习新教材。
所以拜托王局长给林春娇发电报,请她来京市参与教材的改编。
对此白俊华是非常有意见的,他认为教育部既然请他来编辑教材就不应该在找别人来改编,这批学生没考好是他们天赋不行,直接换一批学生学,他不信他的教材没人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