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距离他们这里的医院不是很远,走路十来分钟,另一个方向,也是十来分钟,还有一所中学。
这个不是很近,但也不远。
苏仲考虑来考虑去。
这也就是省城了,上回,妹妹的一个小姑子在他们镇上买了旧房子落户的,才花了小几百,对比一下,真真感觉到了差距。
以后就是生意做不下去了,把这卖了都能得不少钱。
讲价自然也是要讲价的,苏仲答应中介给他送两身衣服,他就主动多了,减了三百。
买了这房子,拿了证明,但是还要继续花钱。
这破旧的危房是不敢要了,推了,只留下那一间新房。
说是新房,其实也有十多个年头了。
这些都需要人手,一事不烦二主,都拜托中介帮忙找人。
推了旧房子,靠近街边这里他打算起一个平房做店铺,后面就住人。
要是钱有余裕,他再起两间房间,这样爸妈孩子来了也有地方住。
这一下子,他真的钱就差不多见底了。
苏仲不放心,他这不能两头顾啊,这里也没有一个信任的人帮忙看着,到时候人家偷工减料他都不知道。
苏茴在这边也有人,她帮了忙,定期让人去转一转,买点水啊水果之类的,就解决了。
他们也不敢太糊弄,钱苏仲可没有结清的。
苏仲一出来找活干除了寄信寄东西回去,人是没有回去过的,跟其他人一样。
凡是出来见世面、找活干的就没有回去,哪怕家里面农活多,在收获的季节需要人了,面对着每个月几十块的薪水都没有选择回去。
在收获的时候,少了人是忙不过来的,张根和李满芬不算太老,身体一向康健,但说到底也是上了年纪了,体力比不上年轻人。
现在家里就他、李满芬、赵来娣,还有周小晴四个成年的大人。
家里的壮劳力张全和张贵都出去找活干了。
他们面对着那份薪水也不想他们放弃,但是家里的活他们确实忙不过来,要是误了时候,让庄稼浪费在地里那就不好了,赚钱要紧,但是粮食是更要紧的,有的时候,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