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心里能亲近的只剩有炖。
见到妙锦时,有炖的表情一如大家所期望的冷漠。
“有炖,来,快坐,你四伯有事和你商量”,庞夫人热情地招呼着。
她真把自己当成了皇上的干娘。
想当初,燕庶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时候,她在哪儿?
燕庶人被打得绝望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在哪儿?
她能否帮得上忙?说得上话?
妙锦不是对她不满,是嫌她肆意插手别人的生活。
还拿着一把尺子,随意丈量别人的生活,这儿短了,那儿长了,她有什么资格评论别人?
她凭什么要把有炖硬生生推到千里之外。
她是高兴了,有炖呢?
有炖连儿子都不能生。
朱高煦为什么要拉拢他?还不是因为看中了这点儿。
这种看重,本身就是一种最严重的伤害。
朱棣察觉到她的不高兴,笑着对有炖说道,“老人家今天高兴,有炖陪着坐会儿吧”。
有炖规规矩矩地行礼。
“皇后身体不好,解缙总在为太子说话,吵着让高煦就藩,高煦整天在我面前说解缙不忠不孝,解缙不能留在京师了,有炖,我身边需要一个能干的人,帮忙处理政务,不是在内阁,是在我身边,我思来想去,没有人比妙锦更合适,有炖,你说呢?”朱棣一口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全听四伯安排”,有炖没有任何情绪,恭恭敬敬地回答。
“妙锦这次进宫,以后就不再去梅园了,你可以在梅园住着,也可以回周王府,住在这里陪小胖子也挺好”,朱棣说着拉起妙锦的手,“妙锦跟我说过,想回北平,我也正有此意,我不在的时候,让太子监国,所有的奏书随时抄送行在,先经过妙锦初步处理,我再审阅,你这些天仔细想想,还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留意的”。
有炖应声领命,朱棣摆摆手让他退下。
朱棣紧紧握着妙锦的手,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说,“妙锦,我愿意把我手中的权力交到你手上,不是有炖,是你,只有你学会了真本事,才能驾驭有炖,让他为你所用,你是我的妻,你和小胖子是君,有炖是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臣子拿捏住你的一切,你得有掌握着跟对方讨价还价的资格,很多本事,我下来慢慢教你,现在,你当着干娘的面发誓,今天所说陪我生生世世的话全是出于真心,永远不会背叛我,否则,母妃在九泉之下不会饶恕你”。
妙锦从未想过,朱棣会在今天托付这些。
她有些诚惶诚恐。
她有什么本事,有什么资格能接得住这滔天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