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东德意志的华夏刘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学术机构之一,“夏里特”提供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学习环境,让医学生能够在科学、临床技能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

首先,“夏里特”的医学课程非常严谨和全面。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科学知识,如生物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以便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夏里特”的医学课程还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夏里特”学习期间,学生还需要接受严格的临床培训。这包括在“夏里特学院”附属医院和其他合作医院进行实习,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例和临床操作。

在这些实习过程中,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如何与患者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种实践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

除了学术和临床方面的挑战,“夏里特”学医的过程还充满了人文关怀。

学校非常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辅导和支持资源。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交活动,如讲座、研讨会、体育比赛和文化表演等,以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和人际关系。

在“夏里特”学医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高压的学习环境。

由于“夏里特”的医学课程非常严格和竞争激烈,学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时间来应对学术压力。

此外,医学专业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需要在紧张的课程安排和实习要求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在“夏里特”学医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收获的体验。

学生将在严谨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到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临床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压力和竞争,但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成长经历。

所以,如今的刘之泰与两年前的他不可同日而语。以前的刘之泰如果说只是一名医术精湛,小有名地青年医生的话,现在的他就是一名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

刘之泰尚未踏出校门,国内协和医学院的院长沈老便亲自拍发电报至柏林,言辞恳切,催促他早日归国,将欧洲医学界的先进经验引入国内,造福国内苍生。

电报中,沈老更透露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协和医学院已决定,待其归来,即授予其西医药学正教授之职,以表彰其学术造诣与未来对医学教育的贡献。

沈老亲自给他打电报催促他回国,说实话这让刘之泰是无比感动的。

沈老是什么人啊?他出生于蜀省巴东,原籍南湖。医学家,教育家,生理学家,夏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任职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还当过新四军卫生部部长;夏国建国后任卫生研究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夏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任夏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这样一位医学领域的泰山北斗,亲自邀请刘之泰回国,让他怎么能不感动?

这一消息,无疑为刘之泰的归国之心愈发的坚定,也预示着他将在国内医学界开启一段辉煌的篇章。

随着博士生涯的圆满落幕,刘之泰婉拒了“夏里特医学院”聘请他为正教授的条件,以及导师弗雷德曼.阿尔登教授的盛情挽留,决心踏上归途。

但是归国前,这手中积攒的数万卢布外汇不想带回过,他打算化作对家人的深情厚礼,满载而归。

像什么给侄子侄女买的,“史泰福泰迪熊”,“辉柏嘉”铅笔,给家人们买的,“格拉苏蒂”、“朗格”、“瑞宝”手表,“万宝龙”钢笔,“莱卡”相机,“芙蕾蓉娜”护肤霜,“施泰福”,“花王”……

夜幕降临,刘之泰身上挂着大包的东西,站在路边正打算打个出租车回学院。

这时,一辆天蓝色的瓦特堡353,“吱嘎!”一声就极速地停在了他的面前。

一名金发碧眼、英俊非凡的男子从车窗探出身子,对着刘之泰潇洒地吹了个口哨,笑道:“嘿,刘!需要搭把手吗?”

刘之泰闻声抬头,一眼认出那是他的室友沃尔夫冈,地道的本地人,两人交情匪浅,更是他即将回国时最感不舍的朋友之一。

“正愁怎么搬这些呢!”刘之泰笑着回应,毫不扭捏地拉开后座车门,将手中的大包小包一一安置妥当。

沃尔夫冈见状,不禁放声大笑:“哈哈,这可不成,老兄,你得加强锻炼了。不然,怎么有体力去征服那些迷人的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