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军用炸药,除了爆炸威力方面的性能外,还必须能量水平高、稳定性好、相容性好、感度适中、作用可靠,并且能够长期存储。
在前世的时候,美国是最早在实验室中完成CL-20炸药合成的,然而因为稳定性的原因,一直无法量产,且成本非常的高。
CL-20其最大的特性就是非常敏感,轻易碰撞都有可能爆炸,很容易给周边人或物造成伤害。
当初美国曾合成的全氮阳离子盐,相关研发人员刚合成1克,防爆的实验设备就被当场炸毁了。
至于之前徐元明在BJ实验室发生的事故,其实当时他已经找到新一代高爆炸药的合成工艺,但最终在研究如何稳定这种炸药的步骤上出了纰漏,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但是许强是掌握全套高爆炸药的成熟合成以及生产工艺的,所以哪怕他不需要进行实验验证,也一样可以拿出完成的技术方案。
现如今,许强几乎是保持一个星期一份学术论文的效率,然后将这些论文直接寄到五机部。
通常来说,一个专家学者一年发表十篇以上的论文,其实就已经算得上是高产了,而许强目前的效率,简直堪称逆天。
但实际上,国内也确实有学者达到过这样的论文发表效率。
在后世的统计中,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黄维院士,可以说是我国最高产的院士。据不完全统计,黄维院士的总论文数量已经达到2731篇,目前在国内的学者里面排名第一。
从1979年到北大读书,到如今202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做研究,黄维院士在44年的时间里面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2700多篇,这样意味着每年都要自己发表或者挂名60多篇论文,每个月都要有五篇署名的文章发表。这样确实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高产的院士。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论文总数既包含有学者自己发表的论文,也包括挂名发表的论文,还包括联合发表的论文。比如研究生发表论文时导师需要挂名,和同行进行合作研发时,也可以进行文章署名。
许强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通过大量的论文‘轰炸’,最终使自己拿到8702项目,同时在上海拥有自己的研究所。
然而让许强意外的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许强连续给五机部邮寄了九篇论文,加上之前已经邮寄过去的论文,全部石沉大海,再无音信……
……
时间转眼来到了七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