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事不遂人愿,跑了三年的项目,又几乎耽搁了三年。
这个项目也给他带来了数不尽的烦恼。
且不说孔继生在这个项目上的掣肘和由此对他个人产生的成见进而影响到上级对他的好感,就是这个项目批下来后,他和各方面势力的博弈就够那些无聊人士茶余饭后谈论几年的了。
其实,事实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项目没批下来的时候,他不惜动用了不该动用的关系,明知道动用这些关系的代价,事到临头还不得不冒险,跟饮鸩止渴的道理是一样的。
项目批下来后,那些关系就露出了贪婪本性,开始瓜分这个项目,恨不得将整个项目收入自家囊中,代表人物当然是老鲍。
老鲍为这个项目的批复,的确出了很大力,也动用了许多私人关系,曾无数次暗示过戴亮,甚至拿美国总统竞选做比喻,强调谁出力谁受益。
其实,戴亮心里非常明白,就是鲍宗伟不暗示,他也知道这么大的项目落地东立,又有谁能竞争得过鲍氏家族?所以,对于鲍宗伟的暗示也就默许了。
只是这个工程属于国家范畴的水利项目,按照要求,地方是没有发包权的,这就不得不进行一系列非常规化操作,其中套数在这里不便细说,反正最后工程如愿落到了鲍氏集团。
戴亮对于自己经过三年孕育的项目,他也与老鲍明里暗里进行了多次谈判,除去正常的施工监理,戴亮还以东立政府的名义,特聘了一名国家级的监理现场监督施工质量,可惜的是,孔继生到任后,工程进展非常不顺利,三天两头生事端,不是今天粉尘污染指数超标就是破坏环境,当然,在资金使用上也是各种的设阻,虽然书记不管钱,但书记有任免管钱官员的权力,不惜换掉财政局一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