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都条件反射地看向了张烨,没办法,那次在北大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春节晚会上,张烨的闭幕词实在太让人震撼了,一篇《少年中国说》甚至第二天都上了人民日报,可谓轰动一时,跟闫教授的演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距太大了,于是一提到演讲,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烨。
虽然在北大中文系里,张烨是最年轻的老师,也是资历最浅的,甚至还不是专门搞教育出身的,就是个社会外聘的老师,但是实话实说,提到演讲水平,他们中文系这么多教授和老师,真的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比张烨讲得好的,《少年中国说》就不说了,还有当初张烨在上海广电记者发布会时讲过的那《最后一次演讲》,都是别人不得不服的,谁也没他这个水平。
一个张烨倒下了。
千千万万个张烨站起来!
想想他演讲的一字一句,确实让人热血沸腾,在中文系大多数同事们眼中,张烨是个演讲方面的奇才!
然而张烨却不太愿意凑这个热闹,好吧,应该说是非常不愿意,这种略带着些政-治-任-务的演讲,想也知道肯定是得顺着中-日-友-好的关系走的,而他这个愤青中的愤青,不去找老外麻烦就不错了,就已经是张烨在收着了,还让他去歌颂中-日友善?这显然不可能,这活儿谁爱去谁去,别找我!
常凯歌估计也是知道张烨不会干这活儿,下一句就道:“这个任务我前几天的时候,已经交给闫教授负责了,老闫,稿子都准备好了?”
闫教授面无表情道:“嗯。”
常凯歌很放心,也没去看稿子。
上一回,闫教授虽说被张烨那演讲弄得灰头土脸丢了不少面子,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也并不是说闫教授的演讲就那么不济,主要还是调子的问题,一开始讲话的基调就定好了,换了谁说也一样,那次主要是张烨太不按套路出牌了,这才弄得闫教授很是被动,来了个里外不是人,但这次的演讲是政-治-任-务的,常凯歌交给闫教授来做,比交给张烨要放心多了。
又说了一会儿。
末了,常凯歌道:“好了,那今天也就还有最后一个事了。”看了眼张烨,“是关于咱们系张烨老师提名副教授职称的事,小张老师自从代课《古典名著鉴赏》课程后,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引起了很大社会关注和学术界的好评,并且为咱们中文系重新拿回全国高校中文系评选的第一名,虽说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但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却是张烨老师的贡献。”
还没说完,闫教授那边就蹙了蹙眉头,马上道:“常主任,我不同意,张烨太年轻,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副教授?别说北大了,全国都没有这个先例!而且张烨在学术上的一些研究,在业内也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张烨好像事不关已似的,一句话不说。
曾教授皱眉道:“为什么总盯着年龄看?咱们搞教育的,搞学术的,看得难道不是成绩吗?看得难道不是教学水平吗?要是以年级论高下,那每年的职称评选也没看别的了,你三十岁?不行!你四十岁?再等等!咦,你五十岁?好,职称给你了!光看岁数就完了,那这还有什么意义?”
闫教授道:“老曾,你不要断章取义,而且今年咱们中文系的副教授职称也没有名额了,早用光了!”
曾教授道:“有杰出贡献的老师,是可以开绿灯破格的。”
闫教授冷笑道:“张烨的学术研究叫有杰出贡献?”
闫教授和曾教授俩人呛了几句。
常凯歌出来打圆场道:“好了,这事怎么定,你们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我跟甄书记碰过头,先给小张报上去,最后批不批是校领导决定的。”他只是提上去,副教授的落定还需要很多程序呢。
闫教授还是极其反对,以前,张烨是吴校长邀请来的,有吴校长给他压阵,现在吴则卿高升了,张烨也没了背靠的人,作为中文系资格最老的教授,闫教授说话也更直了,“这个提名就不合程序,常主任,我还是不同意,副教授的职称不能落的这么草率,而且名额早都没有了,报上去也是给校领导添……”
突然,就在这时,会议室外走进来一个中年人,因为会议室外面还有一个套间,所以里面的门也没关。
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有点气宇轩昂的样儿,进屋就道:“中文系没名额了?没关系,我们数学科学院有!”
常凯歌一愣,“潘院长。”
“潘院长?”其他老师也都怔怔。
来人正是北大数学科学院院长——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