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旭惊讶地问道:“商人真的敢举报官吏吗?”
“千真万确,”赵中展肯定地回答,“锦衣环保所附近设有一个公共厕所,内置信箱。只要有人投入匿名信便会有锦衣卫来处理。”
靖江帝对这个做法表示赞赏,通过匿名信举报既能保护举报者又能有效打击不法官吏。
“锦衣卫的设立是你的主意吗?”靖江帝转向林小风问道。
林小风点了点头:“是的陛下。官吏欺压百姓而百姓无法反抗,因此我们需要用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尊严和权利。锦衣卫不仅是陛下手中的利刃更是维护法纪、保护百姓的利器。没有法纪的保障商业就无法兴起。”
“另外我也担心百姓因为胆小怕事而不敢伸张正义,所以便想出了这个办法。毕竟我们不能一直盯着厕所看谁投了匿名信。”
“等过段时日后百姓们便会明白法律的力量,此法也便可逐渐舍弃。我相信将来定能实现以法律为界、人人遵守法律的社会环境,百姓们可光明正大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靖江帝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满意,白永元等老臣也感到钦佩不已。虽然林小风有时令人厌烦,但他办事的能力确实无可挑剔。
书文旭好奇地问道:“在京都为何不见此法?”
林小风高声回答道:“陛下就在京都,天子脚下圣明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在京都搞这一套岂不是多此一举?!”
书文旭闻言心中暗自吐槽,他就多余问这个问题!林小风一有机会就拍马屁!
此时白永元沉吟道:“不过王坪县如此疯狂地吸收周边人口,田地荒芜恐怕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吧?”
提起田地荒芜的问题气氛开始变得沉重起来,毕竟粮食是国家之本!无论有多少钱都买不到粮食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然而赵中展却丝毫不慌地微笑道:“白阁老说得有道理,王坪县吸收的都是周边的壮劳力,而老弱病残都留在了家中。一开始我也担心这个问题。”
“但后来我发现百姓们有钱了就会积极购买牲口送回家中,如此一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便迅速得到了缓解,田地荒芜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一头耕牛比人好用多了。”
“更何况我们刚打下了西夏国,他们那里的草场广袤无垠正好用来养牛,所以这不是问题。”林小风小声地提醒道。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看来最担心的问题也不存在了,那真是太好了!
“你继续说。”靖江帝催促道。
赵中展继续说道:“除了工商业的繁荣之外,王坪县最大的功绩便是教育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王坪县新增了32所学院。”
32所?!众人都感到非常震惊,两年新增32所学院确实有些惊人!
“怎会如此之多?难道都是用税收来修建的吗?”有人失声问道。
“其中一半是由县里出资修建的,”赵中展解释道,“而另一半则是由商人们出资的。”
“商人们还关心教育吗?”白永元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胡子都给揪了下来。
“没错!这里有很多百姓都带着孩子一起来,但他们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导致工作时很容易分心。县衙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开始牵头商人们专门为孩子们修建学院。”
“而且这些学院中有一部分是专门为务工的百姓准备的。因为很多工种都需要读书识字的人,但这类人才非常缺乏。所以我们修建了大型学院专门教授识字和圣贤之道。”
“现在很多上进的百姓都愿意在休息时间去大型学院读书识字,为自己的将来增加一份收入。”
群臣们议论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白永元喃喃自语道。
这样的功绩他们从未听说过,读书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竟然被商人们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赵中展心中得意非凡,但突然看到林小风使了个眼色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县里还专门为陛下准备了一个剪裁用的学院项目,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好时机!
于是他抱拳说道:“陛下!为了应对将来的变化我们县里刚刚出资修建了一所规模最大的学院,足以容纳三千人!学院里食堂、宿舍、图书馆等设施一应俱全,从5岁到15岁的孩子都可以在这所学院里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是学费非常低廉我们争取让每个适龄的孩子都有书可读。”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城里百姓的广泛好评,民间都在传颂朝廷的恩德,人人都说陛下爱民如子对百姓的关心无微不至。所以我们还特意为这所学院取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字。”
群臣们喜笑颜开,靖江帝也乐不可支地问道:“叫什么名字?”
“爱靖学院!”赵中展高声宣布。
这个名字一出,群臣们纷纷赞叹不已。靖江帝更是龙颜大悦,拍手叫好。爱靖学院,不仅寓意着皇帝对百姓的深深关爱,更体现了朝廷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赵中展趁机继续说道:“陛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培养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将来他们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靖江帝听后更是满意地点头称赞:“好!好!你们做得非常好!朕定要好好赏赐你们!”
白永元等老臣也纷纷表示祝贺,对赵中展和林小风的才干表示赞赏。他们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看到王坪县在教育上取得的成就,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
此刻的王坪县仿佛成为了一个璀璨的明珠,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熠熠生辉。而赵中展和林小风等人也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努力,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爱靖学院,这个名字,像是一首古老的诗篇,流淌着深沉而宽广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广大民众心中的一种寄托,一种期待。
当靖江帝听到这个名字时,他的眉头如同春风吹过的柳叶,轻轻地舒展开来。他的脸上浮现出那慈父般的笑容,如同初升的朝阳,温暖而明亮。
“好名字!”他由衷地赞叹,仿佛这个名字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根弦。
他好奇地询问:“不知此地的文化氛围缘何如此浓厚?县里如今有多少秀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才的渴求。
赵中展在脑海中迅速回顾了一下,然后沉稳地回答道:“去年本县考中的秀才有四十六人,县内目前共有秀才二百二十一人。”
大臣们一片哗然,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通常来说,一个县的秀才数量不会超过二十人,即使是大县也可能只有四五十人。这个数字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他们此前讨论的所有议题。
秀才,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身份,但却像是一道通往更高境界的门槛。拥有这个身份,就可以免除许多的苛捐杂税,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优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将是未来官场上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很多人都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赵中展感慨地说道,“在王坪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之前,这里也只有寥寥二十名秀才。但去年一场考试,就出现了三十多名秀才。外面的商人传言说,这里逐渐成为了文化的中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景象。”
有些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即使花光所有的盘缠,也希望能在这里沾染一些文化的气息,为未来的进取打下基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
靖江帝听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疑惑地问道:“如果他们花光了盘缠,那他们如何在城里生活呢?难道去作坊当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力吗?”
赵中展摇了摇头,他深知这些读书人的不易,“不,这些人都是我们靖江读书人的希望,他们未来都有可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为国家效力。如果因为生活的困顿而放弃了他们的梦想,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们想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
他继续说道:“因此,我们县里特别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专门拨款,免息借给这些读书人,让他们能够专心备考,无后顾之忧。”
由于这里的学生数量众多,所以他们称这个特殊的计划为“生员地计划”。在这个计划的帮助下,许多学子都从县里获得了借款,他们可以在三年内免息偿还这笔款项,这无疑是对他们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靖江帝听后不禁拍手称赞:“很好,你考虑得很周到。”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赵中展的赞赏。
“王坪县现在的学风如此浓厚,我可以说在整个靖江都很少见。陛下是否愿意去参观一下爱靖学院呢?”赵中展试探着问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好,我正有此意。你在前面带路吧。”靖江帝欣然同意,他的心中也充满了对这个学院的好奇和期待。
在赵中展的引领下,靖江帝和大臣们跟随在后,一路上议论纷纷。他们的脚步轻快,仿佛都被这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县城所感染。
而此刻的武胜广却失魂落魄地跟在后面,满脸的血污和颓败。他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了,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命运。但无论如何,他多年来辛苦积累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林小风瞥了他一眼,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快步走到赵中展的身边,低声问道:“学院那边都准备好了吗?”
“我刚刚已经派人回去准备剪彩仪式了,纸花炮都已经准备就绪。一定会让陛下高兴的。”赵中展低声回应道。但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担忧着什么,“不过我们的烟花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不大,烟花今晚再放也不迟。到时候你可以这样跟陛下说…”林小风低声地在赵中展的耳边说着他的计划,两个人边走边商量着。
在赵中展的详细讲解下,大家再看这座王坪县城时,仿佛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原本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城市现在变得生机勃勃,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空气中的各种气味也仿佛变成了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即使是原本看不起的商人,此刻在他们的眼中也变得顺眼了许多。
当他们走到半路上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幕哄哄闹闹的场面。似乎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人群围观着,议论声此起彼伏。王景文等人立刻紧张起来,紧紧地围在靖江帝的身边保护他。但靖江帝却面不改色地挥了挥衣袖问道:“前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臣去看看!”赵中展说完就径直扎进了人群里奋力向前挤去。不一会儿他就气喘吁吁地挤了出来对靖江帝说道:“陛下我已经问清楚了原来是阳曲的首富来这里给商人们传授经验讲述自己的生意经呢!里面正在签名售书!”
“阳曲首富?”靖江帝侧头看向林小风询问道。林小风也有些纳闷,“阳曲首富”这个名头他似乎听说过,但因为事情太多,他记得不太清楚了。
“陛下稍等片刻,我去把他叫来问问。”林小风说完就带着谢洪信向人群走去。谢洪信用力扒拉了两下就开出了一条通道,两侧的人都吓得不敢说话。林小风定睛一看就想起来了这不正是刘邦德嘛!他不在县里卖房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刘邦德!”刘邦德正在埋头签名,签完一本就粗鲁地甩到一边,再签下一本,颇有国际巨星的风范。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他抬起头来一看是谢洪信,再一看是林小风,惊讶地说道:“洪信哥?老爷?你们怎么在这里啊?”
林小风走上前去低声说道:“陛下也在这里,你见到他要好好说话。你这个摊子就别管了,跟我来吧!”不一会儿,林小风就扯着刘邦德来到了靖江帝面前。
靖江帝看着刘邦德,微笑着说道:“你就是阳曲的首富吗?”刘邦德战战兢兢地跪下来说道:“草民不敢当,只是外界谣传而已。”
“那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啊?”靖江帝继续问道。“卖…卖房子的,阳曲县的房子。”刘邦德紧张地回答道。“那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刘邦德咽了口唾沫,稍微回想了一下林小风的话,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做生意…还挺有经验的,也赚了一些钱,所以就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为社会做点贡献。”
“而且我听说这里的商业正在兴起,很多人都需要指导,所以我就来了。在阳曲县的时候,我经常听我家老爷说,商人不能仅仅以赚钱为目的。”
“商业是民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生意做好、做长久、做专业要对员工负责、对百姓负责更要为国家做贡献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积极纳税。”
“最重要的是阳曲县的商人一直都有很强的家国情怀。生意做得再大也不能忘本只有有了大的格局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我就来到王坪县,想为这里的商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都哄笑起来,那笑声仿佛春风拂过麦田,温暖而欢快。这个商人,刘邦德,果真是个言出必行的人物,他的每一句话都仿佛落地有声,引来人们的瞩目。
靖江帝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轻启金口,问道:“朕听闻你签名售书,你所售的是何书籍?”
刘邦德面露惭色,他低头回应道:“草民所著乃是一本关于生意经的拙作,其实并不怎么引人入胜,倒是让陛下您见笑了。”
皇帝微微一笑,说:“哦?有点意思。看来你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竟能将自己的心得著书出版。那么,这书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可还有存书让朕一观?”
刘邦德稍显迟疑,他斟酌着言辞回答:“书已卖了一半,另一半也送给了朋友,所得收益我打算捐助给孤儿寡母。”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内容,其实是我个人在商场摸爬滚打的一些体会。简而言之就是······商人应将个人的志向与追求,与国家和家庭的繁荣昌盛紧密相连,肩负起崇高的使命和强烈的责任感,这才是长久经商的正道。”
众大臣窃窃私语,对刘邦德的这番话赞不绝口。这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商人!倘若天下的商人都如他这般,那又何必对商业活动加以限制呢?
赵中展趁机进言:“陛下或许不知,王坪县城内的许多商机实则是由阳曲县的商人们所带来的。”
“阳曲的商人是最早来到此地的一批开拓者,他们勤勉工作,以诚信为本,因此在王坪县声名远扬,被人们尊称为阳曲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