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遍野的喊杀声响起在黑暗之中,如同洪水猛兽般冲向这座刚刚沉睡的城池。第二波顺军也只有千余人左右,他们看到千斤闸还在升起,领队者高兴地呼喊:“成功了!成功了!杀!杀一人赏银十两,杀三人官升两级!”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狂热和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说完,他也掏出一枚烟花放在地上,用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嗖啪!又一道绚烂的烟花在空中炸裂绽放,照亮了这片黑暗的夜空。

在乾清宫那温暖而略显昏黄的内室中,晨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铺着柔软织锦的地面上,为这古老的宫殿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气息。侍臣郭天阳,身着华丽的朝服,面带微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忠诚,仿佛无论外界如何动荡,他都是这宫廷中不变的基石。他轻轻地走到龙榻旁,以一种既恭敬又亲切的语气唤醒了躺在榻上的林小风:“皇爷,今晨是否还前往城门楼巡视?昨夜流寇试图偷袭,未果而遁,损失了三千兵马。那李闯贼定然心怀愤恨,预计今日的攻城会比昨日提前两刻钟。”

林小风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也掩不住那份帝王的坚毅。他坐起身,窗外的光线恰好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脸庞,显得格外坚毅。“守城之事,我已竭尽全力,剩下的就交给将士们了。稍后我要去文渊阁,有些事情需要与内阁商议。”他的声音不高,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郭天阳闻言,立刻躬身行礼,转身离去,步伐稳健而迅速,彰显了他作为侍臣的高效与干练。不久,他手持一本红色账册返回,那账册封面用金丝绣着繁复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郭天阳径直走到林小风面前,跪下行礼,高举账册过头,动作中满是恭敬:“皇爷,锦衣卫指挥使公孙遇春派人送来消息,昨夜锦衣卫与勇卫营在城中剿灭了上千名流寇奸细,缴获银两二百一十六万两,这是账册。”

林小风接过账册,仔细翻阅,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勇卫营的伤亡情况如何?”他关切地问,言语间流露出对将士们的体恤。

“没有伤亡,李指挥使直接在门口架起了红夷大炮,那些奸细见状无不投降!”郭天阳自豪地回答,脸上洋溢着对公孙遇春的敬佩之情。

“好!好!”林小风连声赞叹,心中对公孙遇春的成长感到非常满意。他未曾想到的计策,公孙遇春却想到了,并且执行得比老练的顾朝生还要出色,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与期待。

提及顾朝生,林小风的眼神不禁暗了几分。作为东厂提督,顾朝生昨夜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他与五城兵马司围剿流寇奸细窝点,结果却伤亡了百余人。如果不是考虑到顾朝生还有利用价值,林小风昨晚就想废了他。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

早膳之后,林小风的銮驾在晨曦中缓缓驶出乾清宫,前往文渊阁。沿途,宫墙高耸,红墙碧瓦,在晨光中更显庄重。街道两旁,尽管战事紧迫,但百姓们的生活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早市依旧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生机。

文渊阁内,邵师韩、成庆华、缪一奎三位大臣早已等候多时,见皇上驾到,他们纷纷跪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朝堂之上的严谨秩序。

躺在内室的李邦华也得到了消息,他想要起身迎接,却被林小风摆手制止,示意他不必多礼。李邦华虚弱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但仍强撑着开口问道:“陛下面色不悦,是否有什么心事?”

林小风沉默片刻,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缓缓说道:“我在考虑是否要迁都.”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愕然失色,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迁都?这个提议在众人心头掀起了轩然大波。流寇围城之前,朝堂混乱,百姓惶恐,军心不稳,皇上从未考虑过迁都。如今京师城坚炮利,军民一心,更有各路勤王大军正在赶来,此时提出迁都,实在令人费解。

见李邦华欲言又止,京营总督成庆华急忙替他言道:“陛下,流寇攻城数日,除了留下无数尸体外,并未有所收获。臣不敢说大话,但凭现在的武器和城中的军民,坚守十日半月绝无问题。”

“待各路勤王大军一到,流寇自然溃散!”他的语气坚定,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

邵师韩眨了眨眼睛,目光闪烁,似乎洞察到了什么,他说道:“陛下所忧虑的,恐怕不是流寇吧?”此言一出,缪一奎和成庆华同时看向邵师韩,而邵师韩则一脸神秘地看着李邦华,对自己的猜测颇为得意。

片刻后,成庆华浑身一震,拍着自己的脑门说道:“陛下指的是建奴?”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显然这个猜测让他也感到震惊。

林小风点了点头,目光深沉,“如果流寇攻不下北京,他们会去哪里?”他的问题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成庆华取出舆图铺在桌上,仔细审视,每一条线路,每一个标记都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片刻后,他说道:“臣以为他们会去宣府!”宣府,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谨慎一点说,他们可能会退回大同!”成庆华补充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显然对于局势的判断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林小风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忧虑。“这正是我所忧虑的!一旦李闯贼撤军,辽东的建奴很可能会像两年前那样,绕道蒙古包围京师。如今的建奴,早已不是十多年前的八旗兵了,他们得到了孔有德所带来的火炮技术,单凭坚城已经无法阻挡他们。”他的语气沉重,透露出对未来的深深担忧。

成庆华指着地图上的山海关说道:“陛下,山海关距离京师不过六百余里。即使建奴包围了京师,吴三桂的关宁军也能第一时间赶来勤王。关宁军是我明军的精锐,一定能够抵挡建奴。”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关宁军的信任。

然而,林小风却没有说话,只是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仿佛在问:流寇围城已久,吴三桂在哪里?关宁军的影子在哪里?他的沉默让成庆华的话语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关宁军确实能打,但并不是成庆华所说的那么能打。历史上,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率兵前往山海关一带,在一片石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如果没有八旗兵的相助,吴三桂的关宁军根本打不过李自成。这一点,林小风心中清楚得很。

在一片石之战中,李自成共有八万人,其中唐胜宇和白广恩率领两万人迂回,断绝了吴三桂的后路。正面战场只有四万骑兵和两万步卒,这些人大部分来自明军的西北边军。而吴三桂呢?他有多少兵马?五万关宁军,外加山海关总兵高第的一万人,另外还有三万临时招募的乡勇。六万对九万,关宁军死伤惨重。这样的战绩,如何让林小风对关宁军抱有太大的希望?

成庆华自知失言,不敢再说下去。他低下头,不敢直视林小风的眼睛,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无奈。

李邦华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臣以为陛下的忧虑有道理,但是迁都一事关系重大,需要从长计议。”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显然对于迁都这个提议他也感到难以抉择。

“其实.建奴不一定敢绕道蒙古围困京师,因为现在的局势太复杂了。”他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李自成占据了西北一带,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其他各路勤王大军都在路上,此时围困京师并不是明智之举。”他的分析有理有据,试图说服林小风放弃迁都的念头。

然而,林小风却只是看着李邦华,淡淡一笑:“李阁老,你以为吴三桂为何至今未来?是他的战马不快,还是路上遇到了阻碍?”他的问题直指问题的核心,让李邦华也无法回避。

李邦华无言以对,他知道林小风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吴三桂真心想来,早就已经到了。不可能至今还未出现。这样的现实让他也无法再为关宁军辩护。

“这支关宁军表面上是大明的军队,实际上早已成了吴三桂的私人军队。他们至今未来,无非是怕早来会打仗,打仗会死人,他想保存实力!”林小风一语道破关宁军的本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吴三桂遇到流寇时表现如此,遇到建奴时会表现更好吗?我以为不会!”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决绝,显然对于吴三桂和关宁军他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所以我不指望他们,但也不会主动放弃他们。”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坚定,“因此我最近一直在想.如果李闯贼退兵了,我和京师该何去何从?”他的问题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李邦华、成庆华、缪一奎、邵师韩都被林小风的分析惊呆了。他们四人呆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震惊。是啊!陛下的分析有理有据,每句话拆开都有其道理。尤其是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太透彻了。尤其是建奴,如果他们真的长驱直入围困京师,到时候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沉重与忧虑。

辽东的广袤大地上,建州女真部落如同冬日里厚重的乌云,低悬于天际,遮蔽了本应属于大明的光明。那片土地上,风带着几分刺骨,雪花偶尔飘落,覆盖了曾经辉煌的战痕,却也掩不住那份挥之不去的忧虑与不安。在这片阴霾之下,人们谈论着过往,尤其是成化年间的辉煌与遗憾,仿佛每一次提及,都是对当下困境的一次深刻反思。

李邦华,这位面容坚毅、眼神深邃的内阁重臣,此刻正站在紫禁城的一隅,眉头紧锁,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壁垒,直视那遥远的辽东。他的身旁,是同样忧心忡忡的林小风,这位年轻的皇帝,虽年轻却已显露出非凡的决断力与远见。

“陛下,臣以为,建州女真虽如狼似虎,然我大明亦非待宰羔羊。”李邦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等需以雷霆万钧之势,先安内而后攘外,方能解此困境。”

林小风闻言,眼神微动,他深知李邦华的提议绝非空穴来风,遂缓缓开口:“愿闻先生高见。”

此时,紫禁城的宫墙外,春意已悄然降临,但宫内的气氛却依旧凝重。李邦华继续道:“中原之地,流贼四起,民心不稳,此乃内忧。而建州女真,虽虎视眈眈,却亦需时机。吴三桂与关宁军之退,实乃权宜之计,建州女真需时日稳固后方,此其一也。”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见那遥远的宁远城:“其二,蒙古草原辽阔无垠,建州女真若绕道进攻,必遭其阻,且后路难保,此乃天险之利,我辈当善加利用。”

言及此处,林小风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李邦华所言非虚,却也明白,真正的挑战远不止于此。他转而问道:“然则,建州女真与流贼,皆非易于之辈,我等当如何自处?”

李邦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无奈:“陛下,古语云,打铁还需自身硬。我等唯有加强自身,方能抵御外侮。军备、民生、民心,皆需兼顾。”

此时,紫禁城的御花园中,春花烂漫,花香袭人,却无人有心欣赏。林小风望着李邦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有这样一位忠臣良将在侧,大明的未来或许还有转机。

“缪一奎。”林小风突然转向一旁正欲开口的吏部侍郎,“你所说的官员考核之事,进展如何?”

缪一奎闻言,连忙上前,双手呈上一本题本,神色间难掩紧张:“陛下,此乃臣所拟之题本,尚未奏报于李阁老,请陛下御览。”

林小风接过题本,却并未急于翻阅,而是先递给了李邦华:“李阁老,你先看看。”

李邦华接过题本,细细阅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待他阅毕,望向林小风,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陛下,此题本上所列官员,皆有不职之嫌,然是否真要全部罢免,还需三思。”

林小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决绝也有无奈:“李阁老,朕意已决。朝堂之上,若尽是庸碌之辈,我大明何以安邦定国?朕要的是能臣干将,而非尸位素餐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