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隐也决定去。听齐达描述了这里的“先生”后,他想去书院上学看看。
既然柳隐也要去上学,那么拜年之外,还得准备束修你。齐达在灶屋转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捉一只鸡去当拜师礼。
两个人关上院门,围追堵截了差不多半个早上,才终于把鸡群里最大的那种公鸡抓到了手。之后草草吃过了早饭,在篮子里撞上年粑、半只兔子,以及几条硝好的兔皮——这个主要是给师母的,带上柳隐的拜师礼——刚刚开嗓的小公鸡一只,去隔壁村子的张先生家拜年。
因为过年之前二狗子也说了要在这天去给先生拜年,所以齐达出门前顺便提了点年粑去根生家拜个年,同时在根生面前提了下柳隐这个“表兄”的存在,然后约了二狗子一起出门给先生拜年。
四个大小少年一路打打闹闹的到了张先生所在的冬山村,村里的人一看都乐了,“是给张先生来拜年的吧,早上来了好大一伙呢,这会儿还没离开,快去吧!”
张先生在这里教书已经有十多年了,算是这周围方圆数十里最受尊敬的人了。每年初几时候,便会断断续续的有以前的和现在的学生来看他,这个时候便是这个村子最热闹的时候,村里的人一见外来的提着大包小包各种礼物的,就知道是给张先生来拜年的了。
“新年好,杨大伯。”齐达还“记得”这个人的身份,他家邻近张先生的书院,所以开了个小吃店,给没带午饭的学生们提供午饭,算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人物,而且他家的菜色也是同学们没事时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
“新年好新年好!”杨大伯乐呵呵的开口,“达伢子,好久没看见你!”
“现在不就看到了吗?”齐达哈哈大笑。
告别了杨大伯,齐达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张先生家门外。因为书院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原因,张先生家比较靠近村外,大老远的,齐达他们就听见里面传来的欢笑声。
想来今天来的人一定比较多吧。要知道,平时张先生可是最严肃认真的,学生们在他面前绝不敢放肆,更不必说高声谈笑了,就连他自己唯一的儿子张华也是如此。因此,今天这样的气氛,不知道有多少人然后大家才壮得起这个胆子坚持出来的。
总之,当齐达他们走进去的时候,一群十来个的少年正在先生的院子里说笑,彼此揭底,其中有些齐达认识,有些却面生得很。
师母正端着一盆橘子出来招呼这些孩子们,看到齐达,又连忙放下手中的盆来接齐达他们手中的篮子。
“师母新年好!”齐达和二狗子同时向师母作了个揖。
“嗯,新年好。”师母笑眯眯的上下打量着柳隐,顺便看了看他手中单独提着的鸡“这个小伙子面生得很,是哪家的啊?”
“师母,他是我娘亲那边的表兄,最近才来的,他也想在先生这里拜个师,学习一下。”齐达面不改色的说着事先商量好的说辞,“对了,先生现下在哪里啊?”
“还能哪里,书房呗。”师母嗤笑一声,“他那个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一碰到这种大场面,就跑到书房里躲起来。”说着话目光转到进了院子就一直躲在齐达身后的小又子身上,“这个是达伢子你毛弟吧,来,小家伙,给师娘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