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换成中等药材,大概要多少钱?”
“四百文到八百文,贵的几两,百两,千两都有。”
好吧,难怪人病了都不去看大夫,进一趟药铺,她得打几百个络子才能赚回来。
付了钱,拎着药包去布庄,然后抱着布料回到锦绣坊,等着他们找过来。
季温禾站在门口望了会儿,随即想起还有一件事,进屋向老板打听。
“老板,哪里有卖木珠的,做首饰用的。”
“那多着呢,街上小摊有很多,各种珠子样式都有,便宜的很。”
她点了点头,继续在屋外等候他们。
快晌午时,终于看到两人走过来。
季温禾连忙迎上去,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谈成了吗?”
瞧着他嘴角扬起地笑意,知道事情定下来了。
朱大年拍了拍箩筐,小声说道:“买回来了,这生意你们可得好好做。”
他们在那和老板讲价钱,费了一番口舌。
“元山呢,他还没来找你?”
“没有,应该快过来了吧,集街上人少了。”
两人把箩筐放到台阶边上,在一边等候。
沈榕山看着她:“粗盐一斤三十七文,我只买了一斤,盐买得人应该会很少。”
“黑面两文一斤,买了三十斤,咱们可以卖三文一斤,盐按两卖。”
一斤十六两,市场卖价粗盐最低是四十,黑面四文一斤。
黑面是最便宜的,是用差的豆子,玉米面等混合而成的杂面。
吃着粗糙,但是耐饥饿,荒年,是百姓最常买得食物。
但因为用料不好,比如豆子和玉米被虫吃过了,他们不会扔掉,直接磨成面。
听说有一些缺德的商家,会把受潮发霉的直接扔进去,一起磨成面,在对外售卖。
家中能买得起糙米的,一般不会买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