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头丫鬟婆子们顿时噤声。
只是若仔细看她们表情,便知道这一拨人多半还是不耐烦的多。
宋仪懒得搭理,只道:“来这里本就是委屈了大家伙儿,雪香,也不必如此疾言厉色,叫大家把东西先收拾好吧。”
小杨氏心里还是怜惜宋仪,只是宋仪身上毕竟有种种说不清的事情。
宋府之中人,对她多怀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说喜欢,绝不可能;说恨吧,又觉得证据不确凿。
可若是他们不怀疑宋仪,又不甘心……
这等的复杂,非一言一语所能道尽。
宋仪能理解一二,雪香雪竹也未必不知道。
主仆几个,终究还是没有深究,一路上了山去。
顺着长阶往上,宋仪体力终究不济,有些气喘。
她半道上停下来喘气,站在长阶上回头一望,便能看见下面青山绿水,远处村庄人家,更远的地方便是京城千万般的繁华。
那感觉,仿佛一瞬间超脱出来,叫她打心里一下放开了。
于是,霎时之间胸怀开阔。
风从远处山涧里吹来,有一种透骨的凄冷,可宋仪站得很直。
她抬手指了指远处低矮的山峦丘陵,道:“由低而高,非至此,不知其下风光无限好。”
正是应了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宋仪虽不能凌绝顶,可此刻却有那么一点半点的感悟。
处境影响心境而已。
雪竹雪香都不吭声,也知道宋仪不需要她们接话,静静站在旁边罢了。
道观就在前面,宋仪只停下来耽搁了一会儿,便已经进去了。
山前一片汉白玉铺成的广场,前面烧着香炉,抬头一看,迎面三个隶书的“天水观”三个字的牌匾高高挂着,里面有隐隐约约的声音。
观主是一个中年道姑,道号静怡,看上去很和善。
她早接了消息,就在此地等宋仪,因着一些旁的情由,对宋仪格外重视。
见宋仪这回进来,她便行了一礼,道:“来的便是宋五姑娘吧?”
“正是宋五。”
宋仪躬身还礼,同时道,“还不知怎么称呼?”
“道号静怡,乃是本观观主。”
静怡打量了宋仪一眼,果见是个十足通透的人,只是看着气血虚弱,约莫也有忧思郁结,所以才需要来这里静养。
想起那一位的吩咐,静怡收起了心中太多的心思,一摆手便请宋仪跟着自己先看看道观去。
前头供奉着的三清祖师像,下头的香桌供案,空气里隐约着的香火气,无一不给人一种超尘脱俗之感。
宋仪跟随着静怡的脚步,将整个天水道观都看了一圈。
而后,静怡才道:“宋五姑娘初来乍到,又舟车劳顿,身子虚乏,老道姑倒也不好带着您走太多,客房中已预备下了饭菜,宋五姑娘可先去用饭。
从此以后,五姑娘便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只盼着您好生调养自己的身子,能修养得一身好脾气。”
宋仪只觉得这道姑实在是好说话。
而且,对方表现出来的善意她也能很好感觉到。
现在,她只一还礼,请静怡先去,自己才叫了下面的小道姑带着往客房去。
那小道姑倒是生得眉清目秀,自有一段风韵,宋仪不经意一撇,竟然发现对方耳垂上还有小孔洞,分明是昔日有戴过耳饰的。
再仔细一看,那乌发如云,虽是高高用发簪竖起,可也能窥知端倪。
宋仪不禁有些好奇,问道:“这一位小师父瞧着倒是面善,不知是什么时候来的道观?”
这小道姑扭过头来,果真唇红齿白模样,不过年纪颇小。
她似乎也有些怕生,飞快的打量了宋仪一眼,眼底划过几分惊艳,也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半带的敌意,斟酌片刻,才道:“我本叫微云,也是才来的,跟着我们家姑娘。”
跟着她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