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那野兔子是被园丁赶的没处躲,一头撞进了亭子里,大妮眼疾手快,上前两步就摁住了。

关嬷嬷就知道自己还拿以往的标准来教导沈家两个姑娘那是没出路的。

就像现在,大妮和沈原回去了,关嬷嬷委婉的同李氏讲:“刚才那些不名誉的事,其实不当同两位姑娘讲的。”

李氏笑了:“嬷嬷,咱们家和这京城里别人家不同,你的意思我知道,可我这两个闺女从小就是在乡下田间长大,乡下姑娘没这么多讲究,肚子里也没多少弯弯绕,这种事不说他也在,大妮和二妮也一天天大了,她们肯定不会回到乡下,多知道一些人情世故心里就多明白一分,闺女大了嫁人,接触的就是这些事,咱们当父母的只能给她们把把关,那日子还得自己过啊。我也说不来大道理,我就得让我的闺女知道,将来那窝囊日子不能过!”

关嬷嬷不禁对李氏刮目相看。

京中世家大族教导女孩儿精心,那都是有明确目的的,将来联姻世家豪门,就是给自家结一张权利的巨网,当然不是说完全不顾及女孩的想法,可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媒妁之言,用来衡量一桩婚事是否妥帖,看的是男方的门第,和本人是否有才华和能力,女孩子喜欢与否这个考量可以忽略不计。

男儿只要能建功立业,那就是女婿的上佳人选,妻子跟着一起得诰命享荣光,那就是完美姻缘。

可是只有女人才知道后宅的日子到底是怎么样的,那男人即便权倾朝野,后宅塞一屋子女人,生一堆的庶子庶女,你去问问当家夫人,心里是否痛快。

李氏虽然是乡野间出来,却把女儿将来过得好不好摆在第一位,这就让关嬷嬷动容了。

此后沈原发现,关嬷嬷不在追着她们姐妹学什么琴棋书画,反倒是多说些京中各家的趣闻,对她们姐妹的礼仪要求的更严了。

这也没关系,礼仪本就不能敷衍了事,以往是学不到,如今哪怕学的时间不长,对外也得让大家看到沈家姐妹的努力。

不能什么好歹都不知,一味把我是乡下出来的,就是这样挂在嘴上,那就是自甘堕落了。

沈家人的日子一贯平顺,因为他们容易满足,太后不断厚赐沈家,沈家也没因此四处翘尾巴,所以在京中,沈家的风评一向不错。

不过有些礼仪学识上的小瑕疵,那也没法苛求,人家正经和先生嬷嬷念书学规矩才多久呢。

沈原却在自己的院子里托腮发愣,如今的朝堂倒也平稳,毕竟明辉帝年纪尚且不大,政务乃是内阁处理,国家机器运转正常。

可随着明辉帝长大,京中肯定会风云际会,明辉帝长大了要成亲,要亲政,内阁几位老大人掌权日久,舍得放手吗?

涉及到权利争斗,往往都是腥风血雨。

沈家没有任何选择立场的权利,他们家铁定是明辉帝一派,虽然他们家对明辉帝的用处目前约等于无。

但是一旦权利争斗的獠牙张开,沈家却极容易变成炮灰。别的不说,沈家覆灭了就能让太后痛不欲生,太后痛失母族,必会对儿子施加压力,到时候明辉帝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