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鸿雁传书

弘时口气很凶,年纪又大属于长兄,弘历弘昼只好站了起来。

麦田旁一间草棚里头,两个太医苦哈哈候着,是奉圣命于此看着皇子,免得中暑或割伤不能及时医治。皇上倒是给他们准备了座儿,但是皇子们在麦田里割麦子,抱麦子捆麦子,他们坐在旁边吃西瓜喝大茶,绝对会被记恨的。

皇上就这三个儿子,将来里头甭管谁继位,他们都要倒霉。

于是他们也只好在一旁站着等。

而皇上本人则去九州清晏处理政务去了。

他虽然挑了相对清闲的时候,带着儿子们到这里来体验生活,但他到底是皇上,不可能天天在地里呆着。

况且他实在也不需要吃这种苦磨练心志了——不光他不需要,他所有的兄弟们,都不需要。

他们的磨练远甚于此。

“弘昼。”

此时田地外头另有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弘昼抬眼看去,然后飞奔到来人跟前,抱着来人的腿就坐在地上继续大哭:“十三叔,十三叔带我回家吧。”

怡亲王哭笑不得,也不顾弘昼浑身灰扑扑脏兮兮的,直接弯腰把他抱起来,之后单臂托着他,还能空出一只手来牵着弘历,安慰道:“已然过了快一半的日子了。”

弘昼越发伤心起来:“还不到一半的日子!”

十三爷带着两个小的,招呼弘时:“先歇一程子,吃会儿甜瓜。”他身后跟着的小太监,连忙把皇上刚赏的白玉甜瓜放到草棚里的桌上,用干净的刀剖开分成细牙。冰冰凉蜜兮兮的瓜,很快吸引了三个皇子。

这会子谁也不似在宫里讲究了。就坐在草棚木椅上,捧着一牙瓜吃的很甜。

有十三爷背书,旁边负责‘盯梢’皇子们劳作的太监,也就能放放水,让三位皇子坐在茶棚里头吃瓜稍作歇息。

而十三爷则自己把辫子往腰里一别,替侄子们干了会儿农活。

从弘时起皇子们都刮目相看。弘昼更是捧着瓜像一只讶然的猹崽:“十三叔您也会种地?”

怡亲王回头笑道:“难道你们以为皇兄是在为难你们?这些都是我们亲自经过的。”

替孩子们干了不到一盏茶时间的活儿,就见苏培盛飞奔了来。

“十三爷,万岁爷急宣您呢。”

怡亲王都惊了:难道皇兄有千里眼顺风耳吗?我不刚走没多久吗,皇兄就知道我在替孩子们割麦子作弊,这就叫我回去?

实则是十三爷刚出了九州清晏,报喜的太监就到了。

皇上收到这个信儿,亦觉得如梦似幻。

这样算来,他刚起了卦象没多久,那孩子就到了。难道真是上天垂怜,怜惜他前世遗憾吗?

因是在圆明园,他也见不到姜恒,也见不到太后,简直有一种无法与人分享的悸动喜悦。

于是急命人将十三宣回来。

怡亲王进门的时候,就觉得皇兄状态很不一般,似乎带了些深深的动容,却又有几分释然。

“皇兄?”

皇上扶着龙椅的椅背,对他笑了笑。

“十三弟,记得朕跟你提过敏敏的事儿吗?”

怡亲王大力点头:这实在是比较难忘哎。

皇上的笑意如同照在冰雪之上的金芒:“她来了。”

=

同日里,姜恒收到一封圆明园送回来的加急书信。

姜恒取过金针,挑开龙纹金粉密封的信封,取出里面的花笺。信封里头还掉出一朵压平过的含笑花,依旧带着若有似无的香气。

花笺上的画明显不是之前就印上的,而是寥寥几笔皇上的笔墨,用的是朱笔。画着朱红的山与朱红色的花朵。皇上都不及换笔,直接用了朱批的御笔,可见花笺是在御案上画就,是一种急切的喜悦。

花笺上就八个字,半句词,且看起来跟背景勾勒的花与山毫无相关。

“槐根梦觉,苦尽甘来。”[2]

起先姜恒对着这张花笺,还觉得有些突兀,皇上自己应当不以子嗣为苦吧,这苦尽甘来四字用的岂不是太重了?

就在她提笔想着怎么给皇上回信的时候,忽然灵光乍现:不对,这句词她似乎见过。

秋雪就见娘娘来到书架前,翻一本放一本,足足翻了半个时辰的书。

终于翻到的时候,姜恒累的手臂都酸了。

她看着终于找到的答案书心道:皇上,不愧是您,爱新觉罗一代敏敏,隐藏套路真多。

赵敏给张无忌送了珠钗藏方,皇上就送了半句词隐喻。

姜恒看着朱笔勾出的山与花的纹路——想来皇上要寄给她的根本不是“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这前半句,而是后半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

姜恒提笔感慨:皇上的浪漫,来一次就够了,来多了她都怕招架不住啊。

看来学无止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还有什么说的,想想可爱的花生米,不得卷起来?

而姜恒刚写好回信,外头秋霜就进来了:“太后那里命人给皇上送东西的小太监要出发了,特意来问娘娘有无要捎带的信儿?”

姜恒正好将自己最近画的巴掌大的敏敏小像,与她的回信一起塞进信封。

皇上拆她的信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的。隐喻藏词不知她能不能明白。

娟秀字迹跃然眼前:“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正是他写给她《普天乐》中的文句。

她是知道的。

她看懂了朕勾的山花,并非随手为之。

皇上看着姜恒回笔的半句,又看着信封里的小像,眼前也不自觉浮现出一幅佳人在侧稚女绕膝,笑语如珠的天伦之景。

苏培盛在旁,看皇上神色,心道:唉,真想知道信嫔娘写了什么啊,皇上这么欢喜。

最近有些把握不住皇帝心思的苏公公如是羡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