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早有防范

操刀 枪手1号 1782 字 5个月前

如此,才能彰显老子的武功,才能让大哥林烘高升之后,可以正大光明的推荐自己去永安郡任职。

大哥去了丹阳,不管是谁接手永安郡,都只能成为林家摆在前面的一枚棋子,任由林家操弄,不服,那就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即便是大楚那几大家,到了永安来,也得跟林家好好合作,这是大家族之间的君子协定,要不然,这天下岂不是要乱?

我的地盘,我作主!

张原看了一眼灯火辉煌的后厅,听着那里头传来的吆五喝六的猜枚划拳喝酒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唾沫,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圈,终于不是毅然决然地转身走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作为驻扎在永兴县的这一营正规军的头头儿,作战之时,绝不可饮酒的禁令,在多年军伍生涯之中,已经刻到了他的骨子里。

这么多年下来,多少人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而误了性命,在四十出头的张原的军事生涯之中见过太多太多。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死于军法而不是死于战场。

属于那种死了都没个好名声的。

所以张原牢牢地方记着这些教训,绝不能在这些原则问题之上犯错误。

他自己没有什么后台和背景,以区区御气六品的水平能升任一营校尉,靠得是几年前在襄城作战的时候最后的决死冲锋。

那一战,他觉得自己肯定回不来了。

因为带队冲锋的是太后身边的那个太监总管,平素看起来阴柔之极,说话都娘里娘气的,但那一天却披盔带甲,手握大刀,凶神恶煞,杀人如切菜砍瓜。

在后头大旗之下擂鼓助威的是太后本尊。

这样的场面,张原觉得自己肯定会死在战场之上,没有第二个选择。

对面的敌人是秦国的南部镇军,还有来自长安的禁军,

都是很强悍的部队。

这是一场双方都输不起的战役。

最终,楚国赢了,张原那一队人,死得没剩几个。

活着的人,却也个个都升官发财了。

像张原的老长官,那直接去了太后身边的虎贲军任职。

而像张原这样的小武官,也直接被分配到了永兴县当了驻军校尉。

这是对他们这些人的褒奖,要不然这样的肥差,怎么可能落在他一个无后台无背景的小军官的身上呢?

作为县里的驻军首领,以后的大仗恶仗大概率是轮不到他亲自上阵了,但每年的俸奖励却一样多,关键是,在地方上,其它方面的收入才是占了大头。

这一点,也是张原到了永兴县之后才知道的。

如今的他,已经在丹阳郊外替家人买了房子置了地,现在他可是全族人的骄傲呢!

永兴这五百人,基本上都是从襄城之战之中退下来的军队。

外人都道他们是经过襄城战的,其实像张原这样的人才知道,这些人,只不过都是在边边角角打酱油呢!

真正的精锐部人,像他的原部队那样的,差不多都打光了,剩下的那些人,年轻的全都被编入到了虎贲军,成为了太后的亲军,像他这样年纪大的,都被放到了地方之上。

用兵部林侍郎的话说,他们这些人到了地方之上,也要牢记太后的恩典,替太后镇守四方,训练士卒,以期他日能再度替太后效力。

其实每每想起太后擂鼓助战时的那个场面,张原还是有些热血贲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