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洛希极限 几杯 1799 字 6个月前

应允承一时不知道该摆什么样的表情,于是看起来是彻底懵掉的样子。

李决其实从付款就在忍笑,现在看应允承呆呆地把杯子拿在手里,终于放开笑起来,边笑又竭力平稳气息开口说话:“不骗你,他们只有这一种杯子卖。”

等笑意终于过去了,又补充说:“挺好的,现在像初中生了。”

应允承就这么拿着粉色Hello Kitty水杯真正踏上进沙漠的路。他既不习惯这个小女孩特征明显的儿童水杯,也不习惯李决刚刚在他面前如此放松。那些只写标题栏的邮件带来的距离感好像在某个瞬间消失了。

上高速没多久李决的手机就响起来,他飞快扫一眼来电,对应允承说:“抱歉,高速不该接电话,但这个电话不好错过”,说着戴上蓝牙耳机按了接听。

电话是用英文打,应允承已经刻意避免不去听,但李决的声音十分清晰,应允承听英文又没有任何障碍。电话不长,应允承只靠李决讲的话已经能够推断出这通电话的主题。

这主题并不适合分享。但应允承没料到李决主动开口讲:“之前项目上有个欧洲机构,一直在问我有没有兴趣再去念个书然后拿教职。”

个人职业前景其实是李决的纯粹隐私,这种被同行试图挖角的信息按理说一般不会透露给同事,但李决根本不避着应允承。应允承反而比他要尴尬,为了让对话不滑向更隐私的防线,只好挑最无关痛痒的问题问:“他们为什么希望你先念个书?”

“我没有任何国外的学术背景。”

李决的回答完全在应允承的意料之外,以李决英文的读写能力,应允承以为他至少曾经有过一年半载的交换经历。

李决继续说:“当然了,不管需不需要我念书,这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考虑的余地。不说其他,脱密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不了。而且吧,我没打算走。”

应允承问:“难道更前沿的理论研究和更好的学术环境不吸引你吗?念本科的时候也根本下一个学位出国念?”

李决回答笼统又模糊,像是突然没了谈兴:“还好吧,我觉得这儿的月亮也挺圆的。”

应允承想起来回国前在电话里和应修严的那番争论。他拿不准李决是否是因为某种集体荣誉感或者认同感之类的东西而决心扎根于此,但李决至少证明他在电话里那番冲动的话是偏颇的。

在李决身上,应允承看到的是这一份职业在国内继续做下去能有的最好样子。李决天分完全够用,不缺努力认真,而他那种在集体主义中偶尔的走神又让他更能拿捏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边界和分寸。

应允承想得投入,差点错过李决的提问:“徐晋洋跟我说你开学要继续去念书?继续在英国念?”

应允承纠正道:“不是,在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