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因为太怕拼装甲就全点敏捷了》

蓝诺关注着这些人制定的各种方案,随后不由的摇头,虽然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思路,但这些依旧不足以弥补敌我之间的巨大差距,半年的主观时间过去,蓝诺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奇迹,于是解除了这个月读空间,告知他们以后每周有一次机会前来尝试新的设计。

而这些行义会的顶尖人才在这一周时间中,并没有继续讨论如何设计自己的装备体系,而是选择深入基层调查,甚至是深入深山之中,实地考察川蜀盆地的自然人文情况。

蓝诺自己已经尝试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战术体系,设计不同于基地车体系的战争兵器,但以现有的条件,完全没办法和盟军基地车对抗。

轻武器方面还好,川蜀盆地的工业能力经过整合之后,完全可以大规模生产,保证普通士兵的后勤。

真正难以对抗的是盟军各种各样的装甲单位和空中单位。

战车这种东西,最重要的就是机动,火力还有装甲,以行义会薄弱的工业能力,以及火力发电的巨大劣势,只能选择化石燃料的内燃机。

而这东西和无线传电,需要自身携带燃料的电动机相比,缺陷实在是太大了,不论是续航还是功率,都有巨大的差距,机动性的缺陷几乎没办法弥补。

至于装甲,这方面要深厚的材料学基础,差距更不是短时间能弥补的。

至于火力,彼此之间的差距或许没那么大,但战车动力的限制,就使得行义会须要放弃更大口径的武器,以腾出空间给装甲和燃料。

正常的思路,无论怎么设计,制造出来的都是被盟军坦克吊打的存在,不仅会被吊打,产量也没法跟上,基地车模块化生产最强的就是产量,质量和数量都比不过,不开挂的话,或许就只能退到山区之中,依托地形,骚扰抵抗了。

不过行义会的工程师,在到各地考察归来之后,思路就开始和主流的武器设计思路分道扬镳,设计出来的大多数东西,完全没有可行性,但也是蓝诺从来没有设想过的思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蓝诺发现他们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似乎真的开始有了可行性。

行义会的工程师完全采用了一种剑走偏锋的设计方式,竟然完全放弃了装甲,甚至连机械都放弃了,选择设计了一种轻型生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