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晚没回来,她哭着说早上要到大门口等你。”云裳轻笑着走到秦思身边,温柔地为女儿整了整折乱的裙衫。
秦思看着她嘴角边宠溺的笑意,心下酸酸涩涩地,“对不起……”
听了他的话,云裳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释然一笑,“你知道现在京城百姓都怎么议论秦府吗?他们说你欺骗辜负了我的感情,一个无辜女子做了帝王与天朝重臣情爱下的牺牲品。”
“云裳……”秦思望着对方狡黠的双眸,一时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我喜欢你在听到这些话后一付恨不得把天下万物都送给我作为补偿的愧疚模样,也喜欢这个“伟大”的虚名。”说完,云裳依靠在秦思身上,挽住了他的手臂。
秦思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抽手紧紧回抱住云裳,“这辈子,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你!”
第四部 第二章
匈郡,天朝统治下最危险的北部蛮夷。昊天二十五年,朝廷接到密报,匈郡各部落蠢蠢欲动,意图造反。就在皇上拿着信函细细斟酌的时候,一封“战书”震动了天朝上下。
这个“意外”的确把昊天帝日申打了个措手不及,前一阵子为了秦思的事微服出京,许多重要情报都落下了,否则以千古第一帝的英明睿智怎么可能察觉不出一点蛛丝马迹?
幸好匈郡各部落的“战书”中虚张声势的成分居多,他们要的不过是脱离天朝的掌控,像从前一样无拘无束地在草原上生活。如果朝廷答应他们的要求,匈郡各部落愿意仍然臣服于天朝脚下,每年依约上贡;否则部族中的每一个人不惜拼死一战!
理所当然地,朝堂上分为了“战”、“和”两派。以大将军司徒浩然为首的武将们太了解边关的那群蛮族了,这些人固执团结,彪悍勇猛,只能用武力强行镇压;而以袁子鹏为首的大部分文臣们则认为现在天下初定,工、农、商各行各业刚迈入正常的轨道,百姓们也安居乐业,渐渐接受了大陆一统的局面,如果朝廷派兵血腥镇压匈郡各部落,难免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让有心之人利用,所以应该先谈,最好能够不战而降。
下朝回御书房的途中,日申听见身后熟悉的脚步突然停下了,他疑惑地转过了头,看见秦思脸色苍白疲倦地站在原地,心下一惊,急忙走了过去,“怎么了?”伸出手,抬起秦思的脸,柔滑的触感下是一片冰凉。
“如果不是因为我,匈郡根本就没有机会发生叛乱……”秦思仰首的眼眸中闪烁着恐慌,身为天朝的一名文臣,一个书生,他最害怕的莫过于对不起天下百姓,担上遗臭万年的罪名。
“这不是你的错。”日申温柔地把秦思拥入怀中,“朕才是天朝的帝王,是非对错都应由朕一人承担。”他的话有一种安定人心的魔力,尽管语气总是不急不缓的淡然,却总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任依赖。
秦思靠在日申怀中,激烈无助的情绪慢慢平服下来,他抬起头,轻轻问道,“我们应该战,还是和呢?”
日申笑而不答,牵起秦思的手向御书房走去。
“砰”的一声,罗云关上了身后的大门。
日申抬头望向墙上刚绘制完成的天朝地域版图,缓缓说道,“千年来这块大陆涌出了几百个国家,各自为政,混乱不堪。袁子鹏他们说的没错,现在天朝刚迈入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不宜发生血腥战争。但是他忘了前朝遗留下来的无数政客野心家,他们的眼中没有百姓,只有权势财富,如果这次朝廷软弱了,无疑给了他们东山再起的希望。王朝是在马上得的天下,所以这块混乱了千年的大陆,至少在百年内,都必须用武力巩固统一。
秦思,这就是政治,为了大局着想,不得不有所牺牲。”
“牺牲无辜的百姓吗?”秦思心下涩然,他明白日申的话是对的,比起大陆再次陷入混乱,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只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何其珍贵,被无辜牵累进来的同胞到底算什么呢?
“唉……”日申看着秦思满脸的痛苦迷惘,微微叹了口气,他上前搂住秦思的腰,让他抬头望向地图,“在整个天下,无尽的时空面前,你只是一个渺小的普通人,不要想太多,因为你根本管不了太多,尽力作好自己,不要被无辜牵累充当了牺牲的棋子,如果,还是无可避免,也要让自己死得明明白白。”
“日申……”秦思抬头,眼中充满了疑惑:这不像是熟悉的帝王会说的话。
“如果朕不告诉你一条可以继续走下去的路,你又会把自己困在局中。”日申紧紧地搂住秦思,冷漠俊美的脸上扬起淡淡的微笑,仿若一个温柔耐心的完美情人。
秦思的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甜蜜温暖,只是一想起将要发生的战争,又禁不住深深黯然,“皇上,让微臣先去匈郡议和吧!”他轻轻挣脱开日申的怀抱,垂首跪了下去,“一方面,微臣希望尽力争取劝降和谈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匈郡各部落仍然冥顽不宁,微臣也会竭尽全力拖住他们,为皇上赢得时间准备战争。”
“秦思,这正是朕的打算,假借和谈之名发动奇袭,但是去的人不是你。”日申弯腰扶起秦思,不得不承认,他非常不喜欢这种君臣之礼发生在他与秦思之间。
“皇上……”秦思哀求地唤了一声,因为他明白:无论派什么人去,“和”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昊天帝的真意是“战”。
“不用再说了!”日申烦躁地挥了挥手,语气加重了许多,这种类似的对话让他想起了当年秦思坚持留在江湖的情景,那次他差点与秦思恩断义绝。
日申的怒气和坚决不得不让秦思打消了念头。
朝堂上,日申渐渐偏向了“和”一派,但他私下却找了司徒浩然等人暗暗准备战争。
匈郡的答复也返回到了皇城,各部落首领的意思是“和”可以,但具体细节条款得与昊天帝本人谈。
袁子鹏等一干文臣欢欣鼓舞,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劝降的好机会,不过却坚决不能让皇上涉险。而匈郡各部落首领也不愿意和昊天帝以外的人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