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些事做完,凝重的气氛就去了大半。到了家里,赵八与方胜两人早等着了,杜仲平和杜安心里那点小伤感见着两人的笑脸也都飞走了。脱了外头大衣服,喝了点热水,就开始忙碌起来。

先熬了浆糊,将早准备好的春联和福字贴上,两家的大门、房门贴上大红的对联,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屋子里头的门上,柜子上乃至墙上,都贴上个福字,有几个还是谨儿亲手贴上去的,虽然有点歪,仍然受到了大力的夸奖。

肉馅的饺子早就包完冻好了,可是三十儿当天吃的素饺子还是要现包才好。杜仲平与方胜两个在屋里带着谨儿包素饺子,杜安与赵八在厨房里忙着做一些炸肉丸子、素丸子等,又要剁些精肉馅而留着晚上做四喜丸子,又烧了一口大锅,放了大骨头,吊些高汤,留着下饺子或者馄饨用,忙的不可开交。

氤氲的蒸汽,空气中浮动的香气,都让人心里安适柔软,忙碌里带着高兴。

外头已经零零散散的有些响动,估计是大些的孩子在放鞭炮。孩子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磨得父母买些鞭炮给他们玩儿,舍不得一下子都放完,就把鞭炮拆下来,一个一个的放。

村里的孩子并不多,除了个别几个像里正这样成家生子的,就是今年从外地投亲来的,要不,村里还能热闹许多。

等到了下午,杜安就把年夜饭要用的东西准备出来,准备晚上几个锅一起开动,免得做的慢了,后面的菜上来,前面的菜又凉了。

杜安特点了赵八帮着烧火,要知道,赵八方胜自己开火的时候,也是方胜动手,赵八烧火,经验十分丰富。且与杜安已经合作过几次,杜安夸他烧火的功夫已经到了一定境界,要大火有大火,要小火有小火,且大火小火之间转换自如,比另两个人强多了。

赵八对此十分自得,在厨房里又能时不时的偷吃一点儿,表示十分乐意帮忙。

晚上的年夜饭杜安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条浇汁鱼,将鱼收拾干净,鱼身上横切几刀,用葱丝姜丝腌一会儿,下油锅去炸,一边用酱油、醋、糖、盐等调料调出酸甜的汁来,待鱼炸好了,趁热浇上去,吃上去外酥里嫩,沾上汁,十分开胃;一盘红烧蹄髈,筋酥皮糯,据说年夜饭上吃了蹄髈,来年有的是力气往家里搂钱——这是赵八的说法,杜仲平倒觉得最起码吃了皮肤好,要知道,这里的冬天很干,皮肤很难受,如果有用,他倒不介意经常吃一吃;四喜丸子,先炸定型了,在放到锅里蒸,名字好,味道也好;红焖羊肉,里面还放了些切成小方块的红萝卜,颜色看着就喜庆;还用精肉馅儿里面掺了搅碎的白豆腐,打了生鸡蛋,下到高汤里,做成肉丸子汤,出锅前在撒上点切碎的蒜苗,味道十足鲜美。

凉菜切了杜安熬得皮冻:猪皮洗的干干净净,切碎了加水去熬,等猪皮差不多熬化了,端下锅来冷却,就成了比较透明的皮冻,吃的时候切好了淋上点蒜酱什么的,微微有些弹性,爽口并不油腻。杜安怕都是肉菜,又拿嫩白菜心切丝,加了盐、醋等物略拌了拌,可以解腻。

一顿年夜饭吃得十分尽兴,四个大人都稍稍喝了点酒,连谨儿也有一碗蜂蜜水可以与人碰杯,显得十分高兴。特意买的蜡烛摇曳着温暖的光,照着几个人的笑脸。一年的辛苦在今天都可以得到慰藉,过了这几天,又为着下一个年头努力,日子总是越过越好,越过越有滋味。

吃过年夜饭,几人团团围坐在炕上,中间摆上炒好的瓜子、花生、栗子、榛子、松子、蜜饯等物,火盆上烧着开水泡好了茶,正经八百的开始守夜,说说村里的趣事,逗逗格外高兴的谨儿,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谈谈来年的耕种打算……谨儿坚持不住睡了,几个大人一定要坚持到半夜放鞭炮接神,还要在院子里点上一堆篝火,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再煮上些素饺子吃,三十儿才算过完,只是,年三十儿的饺子不叫饺子,叫元宝,多吃几个,来年才多赚几个。

到了子时,村里几乎同时响起了鞭炮声,各家院子里赶前赶后的点起篝火来。赵八去院子里放鞭炮点篝火,杜安去厨房煮了饺子,方胜就拿了碗筷来摆好,而杜仲平忙着把谨儿叫起来。一时众人聚到桌前吃了饺子,谨儿在杜仲平的吩咐下,给在座的都拜了年,说了早教好的吉祥话,就得了几人的红包。四个大人也都相互拜了年,早都熬不住,各自回去睡了,明日还要早起去村里各家去拜年呢。

——————————————————————————————————————————

初一起了个早,杜家三口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换了新的,杜仲平赶紧的把地扫了,又拿出盘子装了瓜子、花生、糖块的,等着一会儿有来拜年的人好吃。杜安就把饺子煮了,赶着吃完收拾利索。

不着紧不行,庄户人家都起得早,特别是小孩子们,一会儿呼呼啦啦来拜年,被人堵被窝里就成笑话了,大人也就笑话两句过去了,小孩儿嘴里没个把门的,能嚷嚷的全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