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人人爱听,里正笑道:“你们也是好心,人人都知道的。放心,大家伙儿都念着你们的情呢。”
杜安就道:“还是得有里正你这样老成的人指点指点才好。虽然咱们都是一心为了村里着想的,但就怕好心办了坏事,大家又碍着面子不好说,咱们自己又没知觉,那不得越走越歪啊!”
赵八方胜对这事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只在一边喝茶吃水果看戏而已,偶尔应和几句已经是给面子了。唯有杜仲平,见杜安把里正的马屁拍得啪啪响,不由得暗自翻了个白眼。哼,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杜安那点儿小心眼自己看得明明白白,不和他一般见识而已。咱当户主总得有点儿户主的气度不是,偶尔也要顾虑下“童养媳”的心情。杜仲平眯眯眼,八哥这个称呼真是贴切啊!
里正含笑点头,有本事又不倨傲,谦诚老实,真是一户好人家。
杜安接着道:“依我说,这事比起咱庄户人家的秋收来,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咱们也犯不着为了这事儿兴师动众的劳动大家伙儿。只是,我有一点儿小想头:村里孩子有些个可是跟着平哥儿学了不少日子了,字也学了几百个,《九章算经》也学了些,倒不如趁着这次的事,让他们也历练历练,若是以后能到城里谋个差事,岂不是好?”
里正心动了,这半大孩子虽然能帮着干活,到底不算壮劳力,有没有的,也差的不多。特别是今年年景好,村里不少人家都雇了外村的帮工,这些孩子也就是帮着家里喂个猪什么的,也就是大人伸伸手的事。但是要真是能折腾点儿名堂出来,以后可就出息了。只是,这只学了半年的,能成吗?没赚到钱是小事,要是被外村人知道了,被人笑话了可就不好了。
杜安看出里正在犹豫,忙着又加了把火:“听说来过咱们村的那个王全大哥跟着个掌柜的学了一段时间,如今正想法子要谋官牙人的差事?那可真是肥差,以后不定多少商家指着王大哥吃饭呢!“听了杜安这话,里正想起王全来,不由心下大定,那王全学了几天就敢谋那差事,自家孩子可是正经跟着杜秀才学了半年呢。虽说小了点儿,但也没什么,到时分几个大人出来去撑撑场子还是能分出来的。最大不过损失点儿菜蔬,再加上搭上点儿功夫罢了。他们的功夫也不顶什么,还不是有空没空的疯跑疯玩儿。
当下就道:“怪道我家那俩个不省心的成天把他们安叔挂在嘴边念叨呢,果然你是真心实意的疼他们,什么事都不忘了为着他们着想,比咱做父母的都上心。这几个臭小子,要是以后忘了他们先生与安叔的好处,咱做父母的也饶不了他们!”
杜安大喜,里正这话就是同意的意思了,道:“这算什么呢,不说里正你帮了咱们多少,为着村里操了多少的心,就是两个孩子也是一个比一个懂事,谨儿这些天都和他们形影不离的,几个孩子好着呢,都是自家的子侄,不想着他们想着谁啊!”
连杜仲平也道:“里正不必自谦,我见过的孩子里,大柱是最妥当的了,有什么事交给他再让人放心不过的,就连二柱,虽说年纪还小,可是也能看出来机灵能干的很,跟我家谨儿又好,要是因为孩子们的事儿跟我们客气,倒是里正你外道了。”
赵八方胜两个见杜家两个小的把个里正哄得一边嘴里说着“哪里哪里”的自谦着,一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不由暗笑杜家小子狡猾。这头也帮着杜安他们说好话,陪着里正心情大好的把杜家学里的孩子们挨着个儿的点评了一遍。
送走了心怀大悦的里正,赵八方胜也把杜安好好嘲笑了一顿,杜安脸皮倒是厚,面不改色的拱手谢过两位哥哥帮忙周全。两人失笑摇头,也自回去安歇,只留杜家二人独处。
杜仲平自坐着喝茶,说这么多的话可真累。杜安在杜仲平面前不免有些忐忑,也没了刚才的厚脸皮,只觉得耳根发热,好半天才吭哧出一句话:“平哥儿你放心,我必会把这件事儿办好,不会丢了你的脸面。”
杜仲平斜了他一眼,“脸面不脸面的也不能当饭吃,你只记得一点:什么时候都是人最重要,旁的能顾到就顾,顾不到就算了,咱家没那么多讲究!”
看到杜安脸上露出喜色,倒像是自己怎么了他似的,不由没好气的道:“你既张罗这事,就自己忽悠那帮傻小子去,我可不会帮你说话!”
杜安只傻笑着摸摸脑袋:“放心,你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