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见这车上装了东西,不是只为着他一个人了,杜安也就不再推辞,再推就没意思了。一路顺顺溜溜的到了李二哥家。说了来意,李二哥家里哪有不肯的?这价钱可是比卖到城里实惠不少,虽说要自家磨好了,那又能费多少力气,实在是划算啊。又见了王嫂子捎来的布料,听说就是做买卖跟人家换的,心里就更乐意了。

李二哥得了这么大一个实惠,对着杜安感激的很。虽说自己姐夫是青牛村里正,在他们村里能说得上话,可是自己这么多年的姐夫自己还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要不是杜安先提出来,打死他也不会提自己的小舅子家!

杜安叮嘱李二哥:“二哥,你帮着再找几家,一定的盯着是好粮好面才行,也得磨得细细的,万不能马虎了事——这是头一回,干的好了,以后有的是这好事,干的不好,人家以后也信不着咱们不是?”

李二哥拍着胸脯:“这事儿你教给我就放心吧,一定给你办的妥妥当当的,可不敢砸了你的招牌,往后还得靠兄弟你看顾呢!放心,我亲自盯着去。”

杜安道:“二哥办事自然是极妥当的,不过是白嘱咐一句。”

见正事说完了,杜安就要告辞,李二哥哪里肯放人,一定要留杜安和里正喝酒不可。杜安苦笑着推辞:“今儿实在不行,早上家里孩子说了,晚上要吃鱼呢。我这出来办事,连鱼鳞还没见着一片呢,可不敢再耽搁了!”杜安心想,小的虽说了吃鱼,其实好哄,实在没有做点儿别的好吃的也能对付过去,可是今儿大的也说了吃鱼,连怎么吃都想好了,万一晚上没有,自己可怎么交差?好容易给自己个好脸了,可不能再出茬子!

李二哥就笑:“杜兄弟也太惯孩子了,吃什么不是吃?今天高兴,咱们必要好好喝一顿才行!”

杜安解释道:“倒不是惯着他,只是这段日子孩子读书实在辛苦,小脸儿瘦的只剩一条儿了,下巴尖的能扎人,又是个猫似的胃口,好容易听他说想吃鱼,咱能不赶紧给张罗?”

里正在旁边点头给打证实:“这一段功夫先生给加了功课,孩子都累着呢,咱们喝酒什么时候不成?等拿了钱到手再喝不迟。现在你赶紧张罗事要紧。”

李二哥见如此,也道不好硬留,就将自家捡秋得的山货给二人一家装了点儿:“不值钱,都是我的心意,你要是再推迟我可就恼了!”

杜安果然不再推辞,欣然收了,就和里正赶车回去。

到了村中间,好歹集市还没散,杜安忙辞了里正,拎着他那口袋山货赶紧去买鱼,想了想赵八,又买了肘子肉。

晚上一顿饭,杜安使出了十八般解数,一条大鲤鱼去了腥线,横切几刀下油锅炸,一头又起锅调了汁,待鱼炸的熟了,撒上点儿胡萝卜丝儿,香菜末儿,再浇上可口的酸甜汁,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两条鲫鱼葱姜腌过炖了汤,汤汁奶白,再切进去几片豆腐;一条草鱼,因为刺多,杜安生怕谨儿卡了嗓子,下了大功夫把鱼肉剁成泥,挤成了鱼丸子,炸成金黄色。又把那肘子按上回的做法炮制了,要知道,上回那红烧肘子做的家里几个都爱吃。

一顿饭下来,杜安的人望又回来了,谨儿吃的高兴,还用油乎乎的小嘴“吧嗒吧嗒”亲了杜安,给他两边脸上留了油印子。杜仲平虽没说什么夸奖的话,可是也是眉开眼笑,不复之前阴沉着脸的样子。赵八不用说,有的吃就高兴,何况还有戏看。只有方胜最厚道,把杜安夸了又夸。

杜安见大家吃的开心,心里也舒坦,趁着杜仲平高兴,把去李二哥家的事儿汇报了一遍。杜仲平听了,微微皱着眉,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杜安忙问:“可是有什么不妥?”

杜仲平摇摇头:“我只是想起,今年你忙着,咱家都没进山去捡秋。”说着看向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