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像宫里其他公公那样尖细,眉宇间的神色也没有一点的谄媚之气,低下眉不出声时,倒给人一种不卑不亢,十分温厚的感觉,这样显眼的气度,也不知是如何在深宫中生存下去的。
那男子听见了声音,从容地放下书卷,抬起了头来。
他眉眼英俊,和呼延奕有三分相像,唯一不同的,可能便是他有着一份温润的气质,恰好化去了骨子里的一点戾气,看上去倒是十分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之感。
这便是呼延浔,如今的大魏太子。
只见他并未急着答话,反而是先侧过身去对那因为自己偷懒打盹而战战兢兢地小丫头安抚般地笑了一下,然后才不急不缓地回过头来,十分客气地问道:“可是岳公公?”
那人点了点头,道:“难为太子记挂,奴才的确贱姓岳。不知殿下唤我来是为了何事?”
呼延浔轻轻叹了一口气,继而道:“我把岳公公叫来,是有几句话想问,不知公公可愿意答?”
话毕,他又十分体贴地补上了一句:“若是有为难之处,公公直说便是。”
岳公公抱着拂尘行了一个礼,道:“无妨,能得殿下垂青乃是奴才的荣幸,殿下尽管问便是。”
呼延浔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眼神闪烁了几下,迟疑着开口道:“你是父皇身边的人,对父皇最是了解,依你来看,这几日,父皇消气了吗?”
岳公公默了片刻,然后道:“消气……太子指的可是前几日宁妃小产,父皇罚下了长平侯萧恒的虎符,又对其罚俸三年一事?”
呼延浔道:“正是此事。自从父皇将这虎符交到我的手上,我是日日坐立难安。公公想来也知晓,我实在不是个将才,父皇这般做,简直是连同我也一起罚了。它在我这多放一日,我便多受一日的罪。我想,若是公公能帮我一个忙,好言相劝几句,让父皇早些消气,也算是我欠了公公一个大人情了。”
岳公公笑了一笑,道:“太子殿下不必妄自菲薄。若奴才未记错,殿下长到十岁上便已经熟读兵书,就连一向眼光挑剔的徐老先生也对殿下赞不绝口。何以至于如今竟然在带兵一事上犯了难?若说好言相劝,奴才其实也一直有心于此,但奈何皇上此番是下定了决心,莫说奴才开不了口,就是开了口,结果也决计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呼延浔摆了摆手,道:“小时候读兵书,全是纸上谈兵罢了不值一提。”
说着,他又从身侧拿出了一个做工精致的木盒,道:“让公公见笑了。我也没有什么别的本领,唯爱那书画雕刻一类的歪门邪道,这盒子是我前些日子闲来无事用上好的羊脂白玉雕成的一套茶具,若是公公不嫌弃,便赠予公公平日子品茗用一用,也算我一点心意。”
他轻轻地推开了木盒的盖子,纯白玉质的茶具在如光照耀下显得极为通透,上面繁复的花纹更是精美无比,没有多年的刀工是练不出来的。
岳公公只看了一眼,便受宠若惊地退后了一步,这样的礼,怎么能收?
呼延浔倒是还未注意到他,只是自己“哎呀”了一声,然后道:“瞧我这记性,竟然放错了一个进去。”
岳公公抬眼望去,之间他面色有些微红,小心翼翼地从那木盒的角落里拿出了一个人形的玉雕。
岳公公问道:“奴才冒昧,敢问这是……”
呼延浔道:“说来要让公公笑话,前些日子我下了江南,遇到了一个江湖上走镖的奇女子。因为对她实在是印象深刻,回宫后便忍不住照着她的样子雕了一个玉雕。”
接着,他顿了顿,道:“这些都并不重要,我们不谈这个,公公先来看看这套茶具可还合你的心意?”
岳公公深深地做了个揖,道:“殿下刀工了得,但恕奴才不能聪明。这并非奴才不愿意替长平侯说话,实在是此事过去难办。况且……就算现在皇上即刻恢复长平侯黑羽军将领的职位,他恐怕也是不能接的。”
呼延浔疑惑道:“哦?这是为何?”
岳公公道:“想来殿下在东宫还未曾听说,那长平侯在京郊遇敌的时候,两腿中了一箭。那箭尖上淬了毒,当时又一片混乱,太爷也没能顾及得上。因此不幸……双腿落下了残疾。据闻,前几日月见谷的沈家已经到侯府去了一趟,说是……没有把握。”
呼延浔收拾那木盒的手停了半晌,然后才道:“想不到,长平侯为大魏少年戎马,驰骋沙场,竟然落得了这么个下场……想起来反倒是我这种一无是处的人,竟然还好端端地坐在这儿……真是惭愧。”
他似乎对此事十分感慨,呆坐着沉默了许久,而后才突然抬起头来,道:“先前我不知道时倒还罢了,如今我既知道了,心中实在难安,整日在这东宫里,我也帮不上他什么,不若公公陪我去一趟侯府,探望一下长平侯吧。”
岳公公似是有些惊讶,疑惑地看了看他,而后才笑了一声,道:“先前未见过殿下之时,奴才倒想不到人们口中的太子殿下竟然是这般性情。”
呼延浔道:“什么性情?愿闻其详。”
岳公公拱手行礼道:“当得起一句公子如玉了。”
呼延浔听罢,笑着摇了摇头,道:“皇家子弟,哪里来的公子如玉?说到底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