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说你这段时间都不在家,让他打个电话问问你在哪,他只是点点头,然后一直站到很晚,快十二点了。后来我走的时候,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孔明灯,点着了,我还跟他说别放,飘到山里容易着火,他跟我说他知道的。”
孔明灯。
大概是儿时的记忆太少太珍贵,所以宋谨总是记得很清楚。
那是父母离婚前,宋谨忘了那个孔明灯是怎么来的,他拿着水彩笔,和宋星阑跪在房间里的小桌旁,宋谨说:“这个灯会变大,会飘起来,里面还会亮。”
宋星阑当时才四岁,他问:“会飞起来吗?”
宋谨点点头,说:“在上面写东西,愿望就会实现的。”
宋星阑眨眨眼,问:“什么是愿望?”
宋谨问:“你想要什么?”
“想妈妈带我们……出去玩。”宋星阑回答。
于是宋谨握着水彩笔,在孔明灯上一字一句地写:希望妈妈带弟弟和我一起出去玩。
两颗小脑袋凑在一起,见宋谨写完字,宋星阑期待地问:“可以飞了吗?”
“还没有,要等到……”宋谨想了一下,说,“要等到元宵节,过年以后,会有个元宵节,那个时候让它飞走,愿望就可以实现。”
但是还没到除夕,父母就离了婚,兄弟俩一分别就是十年。
那个孔明灯被宋谨和宋星阑藏在玩具箱的背后,没能有飘向天空的机会。
宋谨告别邻居往外走,宋星阑在元宵节那晚点燃了十几年前约定好的孔明灯,大概意味着他也记得。
一个四岁的小孩能记住什么,很难说,完整家庭的回忆对他们兄弟俩而言都太稀少,有时候把一件小事烙在心里记上多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真的都太晚了,想念变成恨意,变成伤人的刀刃,指向曾经最思念的人,覆水不能收。
第41章
一个多月后,是母亲的生日,宋谨去了墓地。
母亲在临终前对宋谨说,她生前没怎么过过生日,让宋谨以后要是想祭拜她,就在她生日的时候去,不要在忌日那天。
于是宋谨从来只在母亲生日那天去墓地,墓地就在山的另一侧,宋谨的外公外婆也葬在那里,虽然有点荒凉,但宋谨知道,母亲睡在那里会很安心的,因为她的父母离她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