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追查人口失踪案离开的,桂州的知府张海知道。”
“易大人,我们也知道您的事情,算了,私下跟您直说了吧,举报您的就是张海,他把您的仆人小七送到京都了。”其中一个人面心善的官差直接揭开窗户纸。
易朝看了甘启来一眼,门外是岑暮正在偷听,意识到事情有点严重,便立即跟着官差上京。
他走后,岑暮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他一个人走,便将道公珈乐去世的事情交给勒诗里去处理,自己后脚跟着易朝去京都。
珈乐住在南越西部的十万大山中,收有一个关门弟子:珈迩。珈迩飞鸽传书说道公病逝,叫岑暮赶紧回来。其实这个道公珈乐早就是百岁老人了,活了那么久离开人世也是一件好事。在这里人死了以后,送行者们并不是在唱丧歌,而是用欢快的乐曲送逝世者离开。
易朝被带到京都之后,直接被关进了大理寺狱,他自己倒是没有一丁儿的紧张与不安,在大理寺狱中坦然自处。送饭菜的人见到他这样,都忍不住啰嗦一句:“易大人,您都一点儿不着急吗?”
“急有什么用?我没有做错事,他们有何理由治我的罪?”他坐在狱牢的窗下。
“好好好!我也相信大人的为人。只是这世上莫须有的罪名多了去了,劝您还是找外边的人搭救一下吧。”
“小哥,你想说什么就直说。”
“既然大人想直接点,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帮大人您送口信,您给我点……意思意思。”他想要钱,一脸笑嘻嘻。
易朝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花钱找人办事从来不是他的风格,他比较担心的还是其他人的安危。“这样吧,以后我有事再寻你,如何?”
“没问题。咱们这儿都是这么干的,您也别担心!我做事向来手脚利索,绝不泄密。”他听到牢门被打开的声音,立即机警起来,装作旁若无人地离开。
进来的是兵部尚书裴杰:“易大人,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承蒙大人的关照,我过得还可以。”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裴杰在心底冷哼了一声,心道: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易大人能干出偷窃兵符的事情,还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我一直以为大人是天底下顶好的君子,时时刻刻都能谨守住自己的底线。”
这句话戳中了易朝的痛处,偷兵符大概是他这一辈子干过的最让他失了体面的事情,可是要是纵使再回到那个时刻,让他再选一次,他也还是会去做的。“尚书大人还真是高看易某了,我不过是个凡夫俗子,何德何能能让大人这样高看?况且,孟尝君尚且为时难国难干些鸡鸣狗盗之事。”
这话倒是把裴杰气得脸色发白,“虽然你救过我兄弟,但是我不会就此对你宽恕的。”
“我从未要求任何人宽恕我,易某从来没有做错什么,何来的宽恕?”他站起来背过身,不想再与裴杰对话!
“哼!你等着!三年前你参奏我的事还没完呢!”裴杰丢下一句话,气呼呼地带着下人离开。三年前,易朝上奏他克扣军饷,害得他白白被罚去三年俸禄,因此,睚眦必报,一定要拿回来,出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