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口舌间唾骂的还有内阁奸佞。

以前受了宁王恩惠的百姓第一次将对赵嫣的不满延伸至了整个内阁。积攒着的民愤已呈燎原之势裹携着流言,在市井中肆虐。

民间废立内阁的声音在宁王于五月初被午门斩首的时候终于响了起来。

宁王被斩首的那日百姓们排了十里长街为他们眼中的贤王送行。

朝野上下没有人敢做监斩官。

谁做了监斩官,谁便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赵嫣穿着青花绛袍下了软轿,玉冠高高束起了长发,五月的天气,只他一人穿的繁复,一层叠一层。红的唇色淡了些,让他的容貌少了几分姝艳,多了几分淡漠。

仿佛要被高高被供奉在了庙堂之上,人间疾苦全然不敢惊动。

京城的百姓们第一次真正看清了大楚奸佞的模样。

他身后跟着朝廷的御林军,军队止住了暴动的百姓。

赵嫣一步步走到了狼狈的宁王面前,繁复的袍摆落在了宁王低垂的眼中,半蹲下了身子。

直到这时候,赵嫣才看清楚了这向来深居简出的宁王楚殷的容貌。

三十多岁的年纪,因为久病脸色青白,眼神阴鸷,身上穿着囚衣,他是龙子皇孙,上了囚场不见有惧怕之色,端着王爷的气派,挺直背脊,仿佛要将这气派带进坟墓。

宁王确实是个人物,心智计谋耐心都是上等,可惜生不逢时,又被一副破败身子拖累,才有了今日的下场。

“赵大人好手段。”楚殷道。

赵嫣挑眉,“我做了何事?”

“这天下人都是瞎的,只有我这将死之人能想通了关节。”楚殷摇头道,“这龙椅谁坐不是坐?就因为我是庶出,让楚钰那黄毛小儿登了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