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里知道后,非常重视,派来主管区长亲自处理此事,迅速将里面的住户安置好去处,并约好时间,组织人员和车辆,免费帮住户搬家。
特事特办之下,政府的工作效率极高。查理对此也表示满意,但后面涉及赔偿或补偿的事,又卡壳了。
查理习惯了枫叶国的法律,他认为有事实依据,申请国家赔偿是很容易的事,却不知道国内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像他家中仅仅一个二十年代的水晶大吊灯,最少也要几千美金,严重缺乏外汇的政府,又怎么能轻易开这样的口子呢?
要知道,类似查理这样的事,可不是偶然的例子。即便私下对查理做出点补偿,也不是一个副区长就能决定的。
好在查理夫妇并不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他俩对国家还是有感情的。
他俩知道政府的顾虑后,主动提出,不要直接经济赔偿,而是由政府负担,拆除违建,并对别墅主体进行大规模修缮。
另外,就是允许他将房屋和地契进行交易。
对于他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政府完全接受。政府的建筑公司出人出料,干点这活没有问题。
只要不赔偿,政府怎么都好说。外汇肯定是没有的,赔人民币,先不说查理要不要,只怕没有领导肯开这个先例。
至于第二个条件,政府几个部门开会研究后,决定予以驳回,因为现在法律不允许进行房屋和地皮的私人交易。
不过,他们私下又给了查理一个解决方法:取代树墙的简易楼不拆了,可以按照查理的要求,进行加固和重新装修,免费送与查理。
由于地契、房契上,并没有这座楼,所以必须要重新登记,并编入房管局的档案中。
当然了,登记的时候,自然是谁出示房契、地契,就登记谁的名字,至于是不是查理和他太太,政府就不管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查理在政府人员不断暗示下,才想明白了。此时,他把这当成笑话,说给孙大海听。
孙大海一听就知道了,他家西皇城根十八号,不也是这个套路嘛。由此可见,同一法律下,打擦边球的方法也是大同小异。
地方到了,汽车停了下来。
三人下了车,孙大海抬头就看到远处高耸的烟囱,他知道这里距离大中华橡胶厂,也就是后来的徐家汇公园不远。
在查理的介绍声中,三人把这里从里到外走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