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主莫非没爬过墙?”王小元问。
“鄙人不是说这事儿!”年轻道士那胜似女子的婉秀面庞一下通红了起来。“鄙…鄙人是说,此事上不得台面。我师兄也曾说‘君子走门,小人走梁’,为何不可从正门堂正入内?”
王小元认真回问道。“咱们现今踩的是屋瓦,怎么就是走梁了?”
“这…”玉甲辰红着脸欲争辩,但仔细想想竟觉有理,遂点头道,“有理,那鄙人二人确实并非小人作为。”
王小元伸手指了指木台,那台分二层,底下那层高五尺,其上又起一台,上布高低错落的“天罡桩”。桩身极细,灯火摇曳下影影绰绰,自高处看好似星斗般明灭。
“正门家丁甚多,若硬闯易打草惊蛇,只需在此处待那玉白刀客现身就行。据旁人所说,玉白刀客会似踏空而行,步入那木高台上,到时有劳玉门主留神了。”王小元道。
听他这话,玉甲辰奇道。“那王兄你呢?”
“我看不清。”
“看不清?”
王小元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有目疾,似乎是在雪原里落下的。”
“有目疾…还能如此准确地接下鄙人那一剑?”玉甲辰大惊。
“这叫…歪打正着?”
王小元羞赧笑道,他的笑看似呆傻,却教玉甲辰看不清其中城府。这少年仆役表面平平无奇,整个人却好似迷雾缠身,颇不合常理。
“歪打正着、歪打正着……这想必是王兄的绝学罢。”玉甲辰严肃地点头道,“鄙人记下了。”
“不、不用费心记也可以…”
“既是王兄所出奇招,鄙人自当好好记下,免得下次对上乱了阵脚。”不想玉甲辰竟坚持道,口中念了那四字好几遍,自个儿苦苦思索其中奥妙起来。
王小元总算明白自己就算随口一说都会被这傻门主过度理解,便索性乖乖闭了嘴盘坐在青瓦上,望着灿灿灯火发呆。不想不过一刻,那年轻道士又发话了。
“王兄是如何想到翻、翻墙上屋一计的?”兴许是从未做过如此偷鸡摸狗的邪事,玉甲辰结巴起来。
“先前和…我家少爷对刀时,我似是觉察到有人在檐上偷瞧我,于是心里便想着定有一条捷径上檐来。”王小元指着不远处一处凹陷道,“门主请看那处,瓦片揭乱,其上还带一些塘边新泥,说明已有人三番五次上檐来偷看钱家庄内光景了。”
“那人可是贼人?”
“这可不一定。”少年仆役摇头道。他瞟向一旁:只见庭内梨树已抽新枝,一簇娇花探上檐来,便笑着说。“兴许是个爱采花的小姑娘罢。”
他说完这些话,忽然发现年轻道士在细细瞧他,心下一惊,怕道。“门主,为何盯着我不放?”
玉甲辰瞧了一会,这才秀气一笑。“鄙人看王兄不像个聪明人,却总会说些聪明话儿。”
王小元越发纳闷。他之前便总被金少爷骂蠢笨,连三娘也觉得他的小脑袋瓜不灵光,他寻思着是不是自己生了一副呆相,教他总被人称作呆子?
心里虽这么想,他口上却问:“门主不生我的气了?”
“不气了。”玉甲辰答。
“此话当真?”
“师兄多次教导鄙人不可意气用事,方才对王兄出言不逊…是鄙人心急了。”玉甲辰说这话时吞吞吐吐,似是羞赧又似是不情愿。
王小元鼓着脸道。“说到方才的那句话,玉门主才是…看起来像个聪明人,结果真是令人吃惊。”
“这、这话是在说鄙人愚拙么?”
此时庄中华灯纵声,灯火透过薄薄红纸摇动于二人身上。玉甲辰的脸看起来也比平日要通红,似是用沸汤烫过的虾弓。
“非也。门主只是有太多事不曾知晓罢,我涉世尚浅,但门主似乎比我要更浅一层。”王小元拈起手边的泥屑,包了些砂石轻轻弹在树叶间。“这绝非是说门主愚钝,若要论聪颖,天山门中人定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只不过常年与世隔绝,一时不惯罢了。”
“不知也算得上是一种愚钝。”玉甲辰却正色道,“王兄教训得是,若不是为了寻师兄,鄙人此生却无机会出天山门,自然也不会得知这些世间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