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也不成么?”她带着泪花撒娇道。
“不成不成。”金乌烦躁地摆手。
“那半眼总成了罢?”女孩反而大喜,趁他不备解了缄绳,探脸一望,却倏地怔了神。
她看着封内的物事呆了很久,忽然意识到这是甚么。于是眼眶忽地又发热了,先前淌过一次的泪不知怎地又淅沥落下。
左三娘曾设想过千百般金乌会对王小元所说的话语、留下的物事,却未曾想过是如此这般。
“怎么了,至于如此痛哭么?”金乌只是抱着手望向她,眼里恬淡如常。
三娘摇头,颤声道:“我…我只是觉得难过。”
她难过的是,为何此人看来心分五处、对何事都不甚在乎,却有副一意专情的底子?有些事一旦记下,便一辈子再也不忘。
--------------------
是…明撕暗秀_(:з
第79章 (三十九)一心付一人
夜里望着九陇山时,奇异、怖惧与胆怯之情一齐扑头盖脸地向他涌来。白日中莽苍的林海倏地不见,没入茫茫夜色。蝼蛄在土里嘹嘹作响,似是四野里涌动的阴森窃语,夜风在柿树叶间擦出道道凄厉长啸,仿若铁马金戈狂起。
王小元立在崖边,眼前伸开一条曲折的线,那是连峰迤逦的轮廓。但见奇峰耸起,崖底湍流不息。天是暗的,山是更深一层的暗。他静静地站了许久,依然不清楚金乌为何让他来到此处,但心里却觉得此处熟悉,不似是第二次来。
他同原来一样在腰间缚了绳索,下了山崖,却惊见草叶间掩着个洞穴。于是他踩着松枝拔刀割了野榆叶,踏着卷柏滚进洞内。只见洞内幽暗,但能隐约看清物事,原来是深处开了一狭长岩穴,天光泻入,垂挂的石笋上凝着冰凉水珠,在地上汇成几小洼。
他往洞内走,气息寒凉,让人瑟瑟发抖。岩壁上歪斜画着持刀而斗的小人,似有人曾在此钻研刀法门道;地上刻着副棋盘,石子杂乱地堆作一块。王小元发愣了半晌拈起一块石子放在棋盘里,随即又觉好笑,轻手轻脚地起身绕开。
而在洞穴深处,竟掩着个土石坡。他一看便大吃一惊,因为上面插了块石子磨作的牌,借着天光他望见了其上刻的字。
——玉求瑕之墓。
王小元呆呆地看了片刻,终于沉重地迈开了腿,脚步像灌了铅。
若他未记错的话,只有一人叫这名字。而这人,就是他最想见到的人。
玉白刀客。坐镇西北的天下第一。一刀惊人,三刀冠世。哪怕是世上所有的溢美之辞都道不尽这人的好,也说不尽此人的善。
只是他未曾想过,玉白刀客竟然真死了,这素来只在说书先生口中出现的人物还在此处留了个墓穴。那人本是如浮光月影般虚幻的,但这一方陋简的土穴又使他的存在变得格外真实。
他半信半疑地走上前去,手指触上石牌,沿着刻痕反复描摹了几遍,直到摸得一手尘灰。
“墓…碑?”
只有死人才会立碑。王小元想到此处,心头先是一寒。
他忽而觉得刻在那石板上的字迹熟悉。笔画细秀如飞鸿,灵逸端丽,可见刻字人写得一手好小楷。他望着那字失魂落魄地站了许久,直到寒意染透衣衫,脊背止不住地颤抖时,他才慢慢从怀里摸出张纸展开。
那是金乌写给他的采药方子,其上的字也正是灵韵飞扬的小楷。王小元抽着凉气将纸张上的字迹与石碑刻字来回比对,终于确信了一事:
一模一样。
他的脑袋似是挨了一锤,嗡嗡地响,同时心里抽紧似的发痛。此地并非是他初次涉足的生处,他来过这里,但脑海中空空如也,早已忘却!深冬里的连天风雪,盘旋飞鸷,如银练般凝冻的湍河,山间覆的皑皑白雪,还有素裹银装里身着黑衣的那人,所有的一切皆如掠影浮光,转瞬不见。
王小元矮下/身来。他抱着脑袋蜷坐了许久,两眼迷茫地望着那土石堆。他突然觉得自己听从金乌的话、来到崖边的选择倒是对了,崖边藏着个古怪山洞,洞里有个玉白刀客的坟,而墓碑上的字又与他家少爷的别无二致。
脑袋壳儿似是裂开了纹般抽疼,他索性寻了块地靠着石壁坐下,阖着眼揉着头。虽说他头疼已不止一回,可这回却又痛又教人发昏。于是王小元傻傻地想:兴许是昨夜未睡,眼皮沉重使然。
恍惚间似是有梦境在脑海中浮现,梦里的景象与这处极像。睡睡醒醒间,他忽而辨不清梦境与现实,昏睡时他畅快遨游红尘八方,微醒时却又被夜风灌了一口寒凉,反复来回,如在醉海里沉浮。
……
三年前。九陇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