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信粗看全是雍凉事务,正经的不得了,但是有心人谁看不出溢满纸面满腔情谊。
小少爷会回信才有鬼了!
可是小团子不忍说,时间一长,刘珂也就真的死心了。
“殿下。”刚被打发的下人突然又跑了回来,刘珂眼睛一亮,“怎么,沙城回信了?”
下人一愣,连忙摇头:“没有。”
“那你咋咋呼呼地做啥,消遣爷?”刘珂很不高兴,白了他一眼,“怎么了?”
“京城送来了官文。”
刘珂眉头一挑,面露古怪,看了小团子一眼,“爷的奏折啥时候送过去的?”
小团子想了想回答:“不过一个半月。”
“除非我老子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否则跟雍凉的动荡无关。”刘珂闲闲道。
“殿下,那……”
“杨慎行不是入阁了吗,整个朝廷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怎么会没有动静?”刘珂嗤笑了一声,“得,拿来看看,这小老头是怎么折腾这所谓的新政,来人,宣赵不凡及主要官员。”
若是知州还在,这领送公文之事本该由他来做,不过这上上下下的官都被刘珂大清洗了一翻,虽然如今各个位置上已经被赵不凡安排了人手,但毕竟还无朝廷正式任命,都只是暂代,是以这公文最后还是先送进了宁王府。
赵不凡接过小团子手里的官文,细细阅读起来,接着脸上不由地露出惊讶,“殿下,这居然是新的令法!”
大顺朝的规章制度基本都是沿用开国之初,百八十年都看不到一条推陈出新,最多在基础上更改一些,但是遵循古制一说就限制了其框架。
此言一出,周围其他的官员也诧异起来。
“另设了三司条例司,统筹此事,看来这新的令法怕是历时许久,牵扯范围极广。”
赵不凡单单从两份公文上就能看出这些,的确有点见识。
刘珂道:“这就是新政,涉及的方面当然不只是这些赋税徭役,还有军队改制,科举选官……大概得有上百条吧。”
“这么多,可如此大的动静,怎么之前都未曾听说过?”有人不解道。
虽然雍凉偏僻远离京城,但是商队往来,消息也不算太滞后,像如此大的新法政令在推行之前,前期必然得有两三年的准备,漏出点风声,可雍凉上下没听到一丝消息,实在有些奇怪。
刘珂勾了勾唇,不冷不热道:“杨慎行去年冬天才被召回朝廷,为的就是填补空亏的国库,那时候的雍凉正处在大寒灾,你们当然没听说过。”
赵不凡颔首:“原来如此。”
刘珂见他们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禁感兴趣的问:“你们看看这免役法,有什么感觉,好不好?”
赵不凡思忖片刻,回答:“殿下,若按照官文中所写,让富余的百姓用银钱代替徭役,雇佣贫困之人修建工事,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徭役毕竟苦百姓久矣,又占时间又耗体力,白白劳作,有些百姓宁愿出钱也不愿被拉去数月,这样农事尽毁不说,有些家里离了男丁,便只剩下家破人亡。”
边上有位官员跟着说:“是啊,卢万山在的时候尤为严重,百姓之所以对他恨之入骨,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若是按照新法服徭役就不单单只是白做工,还有钱赚,这就是活命的路子,哪怕因此稍微耽搁点农事也不打紧。”
“看上面写着大户也得出助役钱,虽然只有免役钱的五成,这聚拢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就算愿意出钱的百姓没多少,有这笔助役钱应当也足够工钱了。”
“但是大户,女户,僧众本是不用给的,这样一来,怕是不乐意。”
“嘿,整个城里面就你们最有钱,平时打赏歌姬都是随手几两银子,烧香拜佛那是上百两地捐,这些小钱又算什么。朝廷政令都下来了,这些大户难道敢不给吗?”
很显然前面出声的来自富户世家,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免役权力。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那位官员也就不敢再反驳了。
最后众人赞叹道,“殿下,这是好策啊!这位杨阁老果然为百姓生计着想,朝廷将希望放在他身上也不无道理!”
刘珂听着这一声声的称赞,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好策就好,既然觉得可行,那就不用犹豫了,赵不凡。”
“下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