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花鼓镇的茶摊

官道之虎枭 断茄明月 1110 字 6个月前

何淑君想到曹浪是带着任务来花鼓镇的,便问道:“你今天来,不会是为了这茶叶吧?”

“目的之一吧,花鼓镇的镇长前阵子出了些问题,花鼓镇本身的财政也是赤字,

我们县里为了新一任镇长人选也是大费脑筋。我觉得,这个茶叶种植和销售,是个不错的出路,每个环节都需要优化,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新一任镇长,最起码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子找准的话,其实资金问题不难解决。茶叶种植也算是农业,国家有补贴政策,现在国家支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你们县里出面申请的话,还是有很大几率的。”何淑君一直在金融系统,现在调任市行当一把,也知道不少优惠政策和当下形势。

曹浪听后,苦笑了下:“姐,你是不知道我们裴书记的处境。越是在基层,掣肘的问题越多。申请的麻烦还在其次,就算是咱们现在能够保证,申请不被截胡、挪用,也不行的。花鼓镇这边,连个踏实干活的人都没有……”

何淑君也是明白人,一点就透。

花鼓镇没有自己人,款子批下来,让那帮人转脸装兜里,岂不是白扯了?

人心不齐,再好的项目,也很难落地。

“你说的还只是一方面,我看刚才在地里干活的都是老人家,就连这茶摊老板,也得有七十多了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花鼓镇的年轻人,怕是都出去打工了吧。”

曹浪点了点头,对何淑君的观察入微有点吃惊。

“想要让他们回家乡发展,那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一是得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二基础配套也得跟上,有些人出去打工,是为了让孩子能在大城市借读,后面要是成绩好,考到重点高中也是有可能的,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说,也就这一条路了。”

如果不是为了这些,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这些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恐怕落地很有难度。”何淑君感叹道。

“淑君姐,当全省的关注度放过来一部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我有个想法,你说要是把咱们花鼓镇发展成为政策试点地区,你说可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