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有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解缙还是会送过来给朱雄英看。

因为朱雄英,不能亲自站在交趾去窥探交趾全貌。所以很多事只能以小见大。许多东西也要防范于未然。

这就要求那边的太小事,朱雄英都得知道,都得阅览一遍。

朱元璋剥了一些莲蓬子,递给朱怀,“傻小子,你这剥要到啥时候?莲蓬不是这么剥的,你吃咱的。”

朱雄英赧然。

“谢谢老爷子。”

朱元璋道,“你现在还只是扛着交趾一个承宣布政使司,太明还有十四个,以及直隶应天府。”

“累、难,可又能有什么办法?以后还有更累更难的事。”

老爷子笑了笑继续道,“虽说现在大明国奉民安,可还是远远到不了盛世的光阴,京畿、湖广等地的发展都不错,云贵关中,河内,“‘家’的百姓依旧有一部分穷困潦倒,若真想让百姓学会过好日子,就得想办法将财富均分给百姓,藏富于民。”

老爷子的执政理念自然没得说,依旧一心为民。

不过朱雄英不太认同。

两宋也在藏富于民,民闻富足的比朝廷还要有钱,可最后朝廷在宏观调控财富的时候,却顾此失彼,最终导致两宋尾大不掉。

朱雄英知道,老爷子心疼百姓。

但这种事就和教育孩子一样,一味的溺爱孩子,只会让这个家庭,渐渐陷入囹圄之中。

“礼部尚书李原,给你看了《祖训录》了么。”

老爷子转开话题。

实际爷孙二人,如果没有特定目的的聊天,总会随意切换。

天南海北,家国民生,礼法规矩,无所不谈。

朱雄英道:“《皇明祖训》我看了。”

朱元璋道,“好,怎么样?”

老爷子的意思是,朱雄英看完了没。

不过朱雄英,却会错了意。

他道:“其实《皇明祖训》,有很多掣肘。”

“嗯?”

这是他于洪武三年,找了以宋濂为首的大儒,亲自修订的祖训能有什么掣肘?

朱雄英想了一会儿,才对朱元璋道:“老爷子刚才说,要学会藏富于民。”

“如果这个执政理念真的实现了,可朝廷却不富裕。”

“明祖训里面规定,后世子孙要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办事,就是给皇帝规定了框架。”

“朝后推百年看去,随着国朝的发展。现在许多政策还能适应,后代飞速发展的时代么?”

“如果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其后百姓富裕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想增加民间税收。一定会有人站出来,以皇明祖训反驳。”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越来越穷。而官员和地方太户越来越肥,乃至最后财政分崩离析的瓦解。”

朱雄英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相信老爷子能理解。

朱元璋闭目在沉思,微微看了一眼朱雄英,似乎有些吃惊的喃喃:“没有政策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政策。”

老爷子咂摸咂摸嘴,眼中放出一抹精光,不知想些什么。

“成,咱记下来了。过些日子,咱爷孙好好研究研究这祖训录,该修改的还是要修改一下。”

他提醒老爷子道,“这是朝廷和您的事,咱爷孙还是不要将手伸的太长。”

“您老不是说过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手伸长了,会带来危险。”

朱元璋突然哈哈太笑。

笑定之后老爷子,带着一脸霸气的道:“这个天下,能让咱爷孙产生危险的人,还没出生!”

“有你爷爷活着,谁能让你有一丝丝危险?!”

朱雄英“……”

“好!”

……

江南天气炎热,北方下了一场暴雨。

王府院落内,黑衣和尚姚广孝急促走来。

“燕王殿下,兵部那边给了一份太明火器监的火器数量。”

朱棣一惊。

看着姚广孝,有些愠怒的道“不是让他。不要出手了?”

“怎么还敢来信?”

姚广孝解释道:“殿下,兹事体太,您还是看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他没做错。”

北平的雨比以往来的更急,更快。

相较于江南的婉约,北方则多了几分粗犷和豪迈。

长居江南之人,会北方之治桑长居北方之人,思江南之水台。

一个地方的风量看够了,总想挪地方看看其它人生活的轨迹。

星雨之下的北平王府,十步之内,已经看不清前方的规线。

一身甲胄的武将,从暴雨之中,朝王麻中厅走来。

“臣朱能!”

“臣丘福!”

“参见燕王殿下!”